蒂姆·伯纳斯·李:互联网之父拒绝成为比尔盖茨 | 人物志017
2022-1-14 18:0:0 Author: mp.weixin.qq.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19 收藏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一位面容慈祥的老者坐在略显陈旧的桌子前。桌子上是一台看上去只应该在博物馆中出现的电脑,电脑亮起幽幽白光,老人的眉梢踱上银边。
老人名为蒂姆·伯纳斯·李,年近花甲的他有另一个称号:万维网创始人。
老人敲击键盘。没多久,在远隔重洋的热带海岛,在冰雪密布的寒冷极地,在狂风呼号的山间隘口,人们都看到了老人刚刚发出的推特。
推特内容是:“This is for everyone(以此献给你们所有人)”。
开幕会场有澎湃声浪,全场灯光聚焦在舞台中央。曾经,计算机的世界也一片漆黑,直到那冰冷墙壁被彻底凿穿。老人是凿墙者,老人是透光人。
1
联结世界
蒂姆1955年生于伦敦,一个书香门第家庭。
蒂姆父母都是科学家,他们联手组装了世界上第一个商业通用电脑Mark 1,在工作中,两人日久生情,随后情定终身。
这意味着,早在孩童时代,蒂姆就有比常人更多的机会接触计算机。其他孩子热衷的游戏是举着火车环游世界或者扮演牛仔,蒂姆的游戏却是用穿孔卡片拼搭“计算机”,还在穿孔纸带上画图。

青年蒂姆
上了大学,蒂姆天赋尽显。他在旧货商店用花费7美元,买回二手电视,再加上自己的M6800处理器和电路板,如同拼搭卡片一般,组装了自己的第一台电脑。
1976年,以出色的成绩毕业于牛津大学。随后,蒂姆以软件工程师的身份,加入了欧洲核子研究组织。
年轻的蒂姆刚刚上任,就接到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开发一个可以帮助欧洲各国的核物理专家及时传递信息进行沟通的软件。
刚好,他对这一需求已经有了长时间的思考。“在那些日子里,不同的计算机上有不同的信息,但你必须登录到不同的电脑才能得到它。有时,还必须在每台计算机上学习不同的程序。”
各位科学家喝咖啡休憩的间隙,大家才能共享自己的资料和研究成果。蒂姆打趣说,这至少导致实验室的咖啡供应量增加了三分之一。
事实上,在大学时期,类似的讨论就曾出现在和父亲之间。父亲认为,人们可以用电脑做任何事,可以组织逻辑,运行程序,却不能相互连接,这是不完整的。
父子俩对其中的关键进行了探讨:是否可以找到一个“点”,类似于人脑一般,通过神经传递,完成信息交流?
这种“电脑仿人脑”的概念打开了他的思维。他成功编写出一款名为“Enquire”的搜索软件,成功实现了数据共享浏览。
欣喜的同时,蒂姆并不满足于此。他希望能够建立一个覆盖范围更大的信息网络,彻底打破现有壁垒。
1989年3月,蒂姆向老板提交了一份论文,“《关于信息管理的一份提案》”,在其中,蒂姆详细描述了自己的愿景,并建议使用超文本技术,把实验室全部连接。如果“试点”成功,那这个系统将可能覆盖全世界。
建议引起轩然大波,但由于想法过于超前,同时这里毕竟是核物理实验室,而非计算机实验室,老板的回复是“模糊但令人兴奋”,用现在的语言来描述,大概可以解释为“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放弃不是蒂姆的特长。他花了两个月,再次提交了一般建议书,提到了详细开发步骤和一旦成功,能为实验室带来的帮助。
这一次,他终于得到了上司的许可。许可意味着经费、一台NEXT计算机,以及经验丰富的助手。
上世纪90年代,他开创性地将当时火热的超文本技术应用到了计算机网络——这思路源于一次偶然间,蒂姆路过一丛怒放的紫丁香,丁香的优雅香气加上手中咖啡的醇香,一度忘记了工作。
突然,他想到,既然人脑通过互相连贯的神经传递类似于花香的信息,那电脑文件互相连接,形成“超文本”是否可行呢?
在1989年的一个仲夏之夜,蒂姆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万维网服务器和万维网客户机。他将实验室上万名员工的电话全都放进了超文本中。
虽然这功能看起来有些简陋,人们只能进入主机查询电话号码,但它绝不仅仅是个电话簿,而是一个实打实的网页软件。
1989年12月,将自己的发明命名为“World Wide Web”,也就是“WWW”。
万维网发明伊始,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它将会改变,甚至重塑人们的生活。这时,蒂姆在其他数位科学家的帮助下,制定了几个关键原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要求万维网兼容全球所有的信息空间,并保持强大的潜力和一致性。”
这一原则,直到今日,在有关网络的重大决策上仍有着决定性作用。
不久后,蒂姆又定义了HTTP协议,来让Web服务器之间可以互相检索信息。至此,现代网络的大门终于向人类完全敞开,浏览网页、发布信息、收发邮件……倘若没有蒂姆的贡献,这些在我们看来无比基础的日常行为何时出现,将永远成为未知数。
美国著名的信息专家尼葛洛庞帝教授说,1989年是Internet历史上划时代的分水岭。WWW技术给Internet赋予了强大的生命力,Web浏览的方式给了互联网靓丽的青春。
对此,蒂姆总是平静又谦虚:
“我想,我没有发明互联网,我只是找到了一种更好的方法。”
2
纯粹的科学家
有人曾设想,如果蒂姆在科学家的另一面,是一副商人模样,那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这意味着会出于商业利益最大化的考虑,为万维网注册专利。我们每一次上网都要付费,或许根据收费模式的不同,还会有价格不等的“上网月卡”和“上网年卡”。
这意味着会销售自己的浏览器软件,从而打响浏览器大战。战至酣处,也许用户体验不再重要,垄断和互斥将会无处不在。
人们得出结论,人类的幸运之处,在于蒂姆是位纯粹的科学家。
万维网改变了互联网格局,带来了网络时代新纪元,也带来了无数的商机与利益。人们问蒂姆,会不会考虑创建一个公司,研发自己的网页浏览器?
蒂姆有过犹豫。他曾考虑过成立公司,甚至想好了公司名“Websoft”。
但他最终还是放弃了。“我希望万维网发光发热,它仍存在着太多风险,我不希望他被逐渐分裂或者改变特性,我希望万维网作为一个全球性的信息分享媒介存在,但成立软件公司只会因为竞争,而把万维网变成一堆专有产品。”
基于此,他没有对万维网申请专利或者作出任何限制,也没有成立任何商业性质的软件公司,而是成立了非赢利性的万维网联盟。
在百家争鸣的商业焦土里,他决定以科学家的身份入局,用技术做一位战地医生。
网络世界的发展正如蒂姆所预见。网景与微软在90年代爆发了浏览器大战,快速膨胀的网络已有瘫痪之虞。蒂姆的万维网联盟邀请了包括微软、网景、苹果、IBM在内的155家互联网公司,共同制定互联网技术标准化协议,保住了互联网的基础秩序。
对蒂姆而言,万维网并非是敛财的工具,而是全新网络生活秩序的建立者。不分国籍文化,无论贫富高低,万维网没有任何界限,它是全世界人民平等创造和分享信息的平台。
“对我来说,Web 是人和人连接成的网,而不是机器和机器,或者文档和文档连接成的网。”
有人问蒂姆,如果你当初坚持做自己的浏览器,你如今将会如同比尔盖茨一般富可敌国,你想过这一切吗?
蒂姆的回答云淡风轻:“也许吧,我们的选择决定了我们可能变成什么。”
这句话像是对蒂姆行为的一个思想纲领——蒂姆不会变成别人。网景创始人会选择成为一名著名风险投资人,盖茨会选择击溃网景成为世界首富,但蒂姆永远只会是蒂姆。
财富和地位更容易转化为名望,听说过比尔盖茨的人远比了解蒂姆的要多。但在人们的评价系统里,蒂姆是清一色的好评,盖茨却褒贬不一。在互联网对生活的塑造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人们清楚,比尔盖茨可能有朝一日会被取代,但没人能比蒂姆走的更远。
如同《福布斯》杂志作者所言:
“伯纳斯和盖茨的差别,是科学家和商人在人生境界上的差别。境界犹如撑杆跳,要想跳得高,必须克服更多引力,要克服“自我”和“欲望”的地球吸引力,必须呼啸而起,在极限的高度将自己甩出去,才能获得超越平庸的高度,高于几倍世俗的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说,盖茨玩的是跳高,而伯纳斯玩的则是撑杆跳。”
2009年,蒂姆创建了又一个非盈利组织——万维网基金会,同年六月,他和英国政府合作,推动政府透明度议程。2016年,蒂姆获得了“图灵奖”,而他的推特并没有关于奖项的更新,头条仍是免费WIFI在印度各个地区的推广。
头条评论数众多,几页翻过去,有两句中文赫然而立:
素心明志,两杯浊酒论天下;
侠气致远,一习布衣任平生。

文章来源: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MzYxNzc1OA==&mid=2247497905&idx=1&sn=1114bf6902cba1a0391209f2e4b093f5&chksm=9b3ade00ac4d571659668c886b9a51d63ffd7ad6b266103655db658c9420ae609d7122a6b544#rd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