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周女士的手机莫名其妙地一直弹出广告,而且无法关闭。专业人员检查发现,她的手机桌面上存在一款没有文件名、图标透明的不法软件。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这类不法软件不仅耗电、耗流量,推送各类广告令机主不胜其扰,还往往过度索权,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周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广州大学生李博近来发现手机电量消耗得特别快,充满电用不了半天。以前一个月30G流量够用,如今只能用半个月,“明明什么程序都没开,手机流量还是拦不住地减少,感觉手机里有‘内鬼’”。
李博到手机品牌店咨询,工作人员打开手机任务栏后,发现有一个空白程序一直在运行。“不知道什么时候安装上的,也不知道是怎么把这个程序‘唤醒’的。工作人员说如果实在删不掉就只能刷机了。”李博说。记者调查发现,以没有名称、图标透明的方式隐藏在手机里的App,是最新出现的一类不法软件。透明不法App在手机桌面上看不到,长按出现卸载等提示,应用管理中显示为空白图标。
“利用广告、推送等方式,在用户易触位置,如‘关闭’‘跳过’等按钮中藏入下载链接,一旦用户不经意点击,手机后台便开始悄悄下载。”中国金融认证中心高级安全专家纪崇廉告诉记者,有的透明不法软件甚至利用其他App进行捆绑安装,“有可能机主根本没点错按钮,也会在不知不觉中下载了不法软件”。广州刘女士在一次下载App时,偶然发现手机被安装上了不法软件。她反复尝试卸载未能成功,推送广告的行为也没有停止。腾讯手机管家目前甄别出透明App不法软件样本共500多万份。腾讯手机管家安全专家郑扬帆告诉记者,透明App在后台长期开启,不仅额外消耗手机电量、流量,频繁弹窗推送广告,还会通过技术手段使手机按键失效,强制用户观看广告。此外,一些恶意软件甚至诱导用户开启麦克风、摄像头等权限并进行键盘记录,窃取用户照片、通讯录、短信、位置等个人隐私。不法软件泛滥的背后,是非法获利的灰黑产业链。
——推送广告赚取分红。
刘女士告诉记者,自从手机里有了透明不法App后,解锁屏幕时都被迫先看广告。点击页面上的“解锁”,甚至会触发新的广告推送。奇安信安全专家谢斯说,透明App本身没有实质性功能,但一些无良开发者通过往里加入各种功能盈利。广告分红一般通过用户的观看次数、点击跳转次数、下载量等数据进行计算,开发者通过埋伏功能强制推送广告获利。——诱导下载恶意扣费。
佛山白领吴先生近日发现,手机出现一款名为“XX骑士团”的游戏,每个月被扣掉10元钱。吴先生仔细查看发现,该款游戏是无意中从浏览器下载来的。“想投诉也不知道投诉谁,只能吃哑巴亏。”吴先生说。——获取用户信息实施商业目的。
深圳程序员王先生父亲的手机里频繁出现广告弹窗,他仔细检查发现,手机隐藏的透明App,是某购物软件的小插件。“父亲说这个购物软件是点击微信上别人发来的链接之后下载的。第一次打开购物App时弹出的权限都点击了‘允许’。”王先生告诉记者,由于该款透明App捆绑于购物软件,因此,在购物软件中输入的商品信息和浏览记录可能会被记录下来。随后,王先生尝试在父亲手机上打开其他购物软件,发现页面中出现了浏览过的同类别商品。“这个透明App里被嵌入了第三方SDK功能包,会收集用户的行为数据,甚至可能将收录的信息内容卖给其他服务商。”王先生说。专家表示,此类不法App不仅推送广告获取收益分红,还有可能窃取个人信息,成为实施电信诈骗等违法活动的工具。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专家王扬说,新版本的安卓系统不允许没有图标的软件在后台运行,一些不法软件就披上了各式外衣,透明图标就是其中一种。“实现‘透明’图标很容易,在开发时只需要设置图标属性以及置空App名字。”据悉,该类App安装上之后,仅仅删除某个桌面文件并不能将其卸载,一般需要进入设备设置中的“应用管理”进行卸载。有的甚至一次性安装两个以上的程序:一个主程序,一个守护程序,主程序被卸载,守护程序会将其再安装回来,如此反反复复很难彻底删掉。王扬表示,由于众多App的主体难辨,各类软件安装门槛较低、侵害用户权益的App层出不穷,用户在安装使用App时需格外留心。据了解,市面上一些大厂商生产的安卓手机内置的系统会实时自动更新,系统的恶意代码库也在不断完善,新系统会对常见的恶意代码进行“阻拦”。但是有的厂商为了节约成本会去掉一些功能,如自动更新,那样手机就无法收到最新的系统补丁。对此,暨南大学副校长翁健教授提醒:用户尽可能将系统更新到最新版本;恶意应用很少能通过应用商店审核,用户不要点击不明链接,尽量通过系统自带的应用商城下载应用;用户可以在系统设置中打开“禁止安装未知来源软件”的选项,避免不小心安装上恶意程序。翁健建议,手机厂商在安装应用的流程设计上特别标明应用的权限和风险级别,在应用商城中做好甄别筛选机制;有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打击不法软件灰黑产业链。2021年以来,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对272款App发出违法违规处置通知,对未按期完成整改的27款App进行了下架处理。针对透明App等手机不法软件新载体,广东省通信管理局表示,下一步将不断扩大App监管平台数据采集范围,提升监测能力和技术检测水平,加大处置和曝光力度,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监管。 据了解,2021年工信部对208万款App进行了技术检测,通报违规App共1549款,下架514款,持续推进个人信息保护专项整治。微软警告称,针对联网加密货币钱包的新威胁正在出现,这标志着在网络攻击中使用数字硬币的情况有所不同。这家科技巨头将这种新威胁称为“cryware”,这些攻击通过向对手控制的钱包进行欺诈性转移,导致虚拟货币不可逆转地被盗。“Cryware 是直接从非托管加密货币钱包(也称为热钱包)收集和窃取数据的信息窃取程序,”Microsoft 365 Defender 研究团队的 Berman Enconado 和 Laurie Kirk在一份新报告中表示。“因为热钱包与托管钱包不同,它存储在本地设备上,并且可以更轻松地访问执行交易所需的加密密钥,因此越来越多的威胁正以它们为目标。”这种攻击不是理论上的。今年早些时候,卡巴斯基披露了由总部位于朝鲜的 Lazarus Group 发起的一项出于财务动机的活动,该活动涉及使用旨在从热钱包中抽走资金的恶意软件针对加密公司。1.Cryptojackers偷偷消耗目标设备资源来挖掘加密货币2.使用加密货币作为赎金支付以避免被发现的勒索软件活动3.信息窃取者(例如Mars Stealer、RedLine Stealer、Arkei和Raccoon)越来越多地升级以虹吸热钱包数据以及存储在系统中的其他有价值的信息4.ClipBankers(又名Clippers)通过监视剪贴板并将原始钱包地址替换为攻击者的地址来窃取交易期间的加密货币这种信息窃取攻击旨在提取热钱包数据,例如私钥、助记词和钱包地址,从而允许攻击者发起恶意交易并将资金转移到另一个钱包。或者,还观察到网络犯罪分子利用内存转储等技术以明文形式显示私钥、键盘记录以捕获受害者输入的击键,或设计相似的钱包网站来诱骗用户输入他们的私钥。为了缓解此类威胁,微软建议用户和组织在不交易时锁定热钱包,断开与钱包连接的站点,避免以明文形式存储私钥,并在复制和粘贴信息时验证钱包地址的值。“Cryware 标志着加密货币在攻击中的使用发生了转变:不再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是目的本身,”研究人员说。
文章来源: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MjE3ODU3MQ==&mid=2650539529&idx=1&sn=f9aa9cc959faad7870d43827d95e47e8&chksm=83bd63edb4caeafbb463a3422bcd8bf53cdc027bd19fef8d053c93dc6721a29c91e73250891e#rd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