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宣传月 | 微信办公泄密的四个高频点及防范建议
日期:2022年06月07日 阅:20
近几年,以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通信工具已成为失泄密案件的“高发地”。特别是一些涉密信息在工作、同学、老乡等微信群内发送引发的泄密案件,导致涉密信息迅速传播,给国家秘密安全带来极大危害。梆梆安全保密宣传月第五期,本期将结合典型案例来讲解微信办公泄密的高频点,一起来学习,提高日常办公保密警惕性。
材料起草阶段是微信泄密常见的高发环节之一,主要有两类泄密行为:
一、通过微信群对涉密材料征求意见:近年来,使用手机处理公务的情形越来越普遍,很多公职人员将微信应用于日常工作,不少机关单位建立了微信工作群。与此同时,使用微信办公导致的泄密案件逐年递增,通过微信群对涉密材料征求意见的现象屡见不鲜。例如:某市政府办公室干部小张,为市领导起草发言材料时,引用了涉密文件内容,但主观臆断“引用一两句话不至于涉密”,便将材料发送至微信群征求意见。经鉴定,该材料属于秘密级国家秘密。案件发生后,小张被给予政务警告处分。反思这起案件,小张的保密意识不强、对文件的涉密属性没有正确认识是案件发生的根本原因。二、利用图文识别微信小程序转换涉密文件:
许多工作人员在起草材料时,为方便摘抄、引用文件资料,经常利用图文识别类移动应用对文件拍照、转换,形成电子文档以减少敲键盘之累。致使相关涉密文件被上传到互联网服务器上,对国家秘密安全造成危害。例如:某县公安局办公室干部小赵,为图便利,利用某款图文识别小程序转换一份机密级文件,文件随即被该小程序运营公司工作人员从服务器中获取并公开发布,造成恶劣影响。案件发生后,小赵被给予党内警告、政务警告处分。
通过微信群传达文件、部署工作,是当下许多机关单位、涉密企业的工作常态。然而,一些工作人员养成“依赖症”,贪图方便,将涉密文件、涉密工作也通过微信群传达部署,造成了大量泄密案件发生。例如:某民办幼儿园办公室主任张某通过微信工作群违规传递秘密级涉密文件资料。因需要将该文件内容通知给每名工作人员,该园办公室主任张某考虑到部分工作人员正在按照当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居家隔离,为快速向每位工作人员传达通知内容,擅自安排工作人员使用手机将该文件拍摄成图片,并使用个人微信将该图片上传到微信工作群,造成泄密。案件发生后,张某受到了严厉处罚。
当下,大多数责任人员往往为了工作方便,对涉密文件进行拍照,通过微信进行传递。 例如:某市海洋与渔业局办公室干部小金,在市机要局阅知一份机密级密码电报时,因事情较为紧急,担心抄录字迹潦草,便偷拍电报主体内容,并通过微信“点对点”发给该局多名领导。案件发生后,小金被给予行政记过处分。
目前,微信公众号已是许多机关单位的重要宣传窗口。一些单位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保密审查不严,导致将涉密内容发布至官方微信公众号的案件时有发生。微信公众号受众范围广、转发方便,一旦发布涉密信息,往往容易引发大范围泄密。
例如,某涉密单位宣传部门工作人员小胡,根据有关涉密文件内容起草了该单位开展相关工作的新闻宣传稿,自以为已脱密处理,经部门分管领导简单审核后,在单位微信公众号公开发布,迅速被多个微信公众号转载、解读,造成不良影响,经鉴定,发布内容涉及机密级国家秘密。案件发生后,小胡及相关领导责任人均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处分。以上,总结绝大多数微信泄密的责任人员,主观上都属于过失状态,或缺乏保密意识。通过微信发布、传输、处理涉密文件材料,都将对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严重风险甚至危害。我们日常办公要高度警惕,紧紧扭住上述四个高风险环节,绷紧保密之弦,时刻防范泄密事件发生。
材料起草要履行定密程序
在材料起草环节,对于内容较为敏感、涉密的,特别是引用涉密文件的,要在涉密计算机中起草并标注国家秘密标志,起草完成后,必须严格履行定密审核程序。保密工作机构要加强对材料起草人员的监督,督促其严格履行定密程序、落实保密要求,禁止通过互联网应用识别、转换涉密材料。
密件阅知要做好监督提醒
涉密文件管理人员要做好对阅文人员的监督提醒,严格办理登记并明确告知禁止手机拍摄、微信传输等行为。密件传阅过程中,工作人员相互间要做好监督提醒,一层提醒一层、层层抓落实,严防不知不惧者、铤而走险者,发现微信泄密行为的,要立即向保密工作机构报告,保密工作机构要果断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向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宣传报道要加强保密审查
对于官方微信公众号,要严格做好信息发布保密审查,审查人员和相关运营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保密责任,杜绝粗放式审核、走过场审批。涉密程度高的机关单位,要审慎设立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账号,慎之又慎发布信息,增设审核审批“关卡”,压实审查人员责任,避免失泄密事件发生。
梆梆安全正在以当今网络重心移动互联网为源点,逐渐将安全防护能力向传统互联网以及未来物联网延伸,并参考共享经济模式创新性提出“共享安全”理念,围绕业务安全、数据安全帮助用户制定网络安全建设规划,构筑覆盖全网络环境的新型信息安全整体纵深防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