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看懂产品经理能力层级
2022-7-4 08:0:0 Author: www.woshipm.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12 收藏

编辑导语:不同的企业,对产品经理的能力要求可能并不一样,让人不知从何学习,该学习什么样的方法。本文作者从实践层、方法层和认知层,对产品经理的能力层级进行了分析,一起来看一下吧。

产品经理在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时常会感觉很迷茫,不知道未来应该朝哪个地方发力,也不知道应该学习哪些东西来继续成长。

有时候,不是我们不够努力,而是努力了发现方向不对。

尽管现在企业中有一套产品的等级晋升体系,但这种体系个性化很强,并且是管理化的产物,对产品的个人成长虽有一定的作用,但普适性不是很强。

不同的企业,可能在产品经理的能力要求上都不一样,让人不知从何处开始学起,该学习什么样的方法,这对产品经理产生了很大的困扰。

对于此,私以为可以将产品能力,从其方法学习和应用上,抽象出三个层级,分别是:实践层、方法层和认知层。

其中,实践层是指实际的操作和应用,方法层是指导实践层的方法论,认知层是指形成方法论所依据的信息认知。

一张图看懂产品经理能力层级

一、实践层

实践层主要注重解决一个个实际的问题,即利用已有的知识或方法,快速有效地解决它,并形成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这一层要面对两个主体,一个是问题本身,一个是如何解决问题。

1. 场景模拟

无论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问题无处不在,那么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尽可能详细地描述一个问题?

从冲突的观点来说,问题的本质是现状与目标的冲突,现状到目标之间的距离,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例如,问题描述是电脑坏掉了,现状是电脑不工作,目标是希望电脑能正常工作,为了达到目标,我们就必须解决电脑存在的问题。

实际的问题,一定是场景化的,即是某个具体条件下的要解决的对象。我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基本都是场景化的问题。

在场景化问题描述时,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个是现象,一个是场景。

现象,是问题最直接的描述,即问题是什么。

场景,是问题发生的场景,可以用故事版的形式描述。描述方法为“6W1H”法,即何人,于何时,在何地,做什么事,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

场景化的问题描述的越清晰,我们越能找到相同场景或不同场景问题之间的共性,也越能帮助我们快速掌握问题的本质并解决。

2. 方法碎片

问题找到之后,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解决它。其实,解决问题不难,难的是如何快速有效地解决,并考虑方法的共通性,即相同的方法解决一系列类似的问题。

所以,解决问题,在问题描述清晰后,最终要回归到方法上。

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先强调能够解决问题,至于解决的效率和成本,则优先级较低。然后在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上,降低方法成本,提升方法效率。

我们之所以强调共通性解决方法的重要性,就是要减少前期从无到有的重复性工作,直接从最优的方法开始,快速且高效地解决问题。

方法,最终应用的对象是问题,又因为大多数的实际问题是场景化的,所以方法在这一层也是碎片化的。即使某些方法可以解决某一类场景的通用问题,但这也只是这一类场景的方法碎片。

方法碎片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场景化的方法经验总结,然后再次应用,这种经验的总结本质上也是碎片化的;另外一种是基于实践的方法总结进行抽象,并结合事情发展的底层逻辑,形成一套通用的方法论,用以指导实践层。

二、方法层

实践层更多的是“就事论事”,重在解决问题。而方法层,则更注重解决方法的有效性和普适性。

在方法层,一方面是抽象出更加普适性的、更加底层的方法论,另一方面是变化中的方法有效性的动态迭代。

1. 方法模型

实践层的方法是一系列方法碎片的集合,而方法层则是方法碎片的方法。

简单来说,方法层的方法模型是实践层的方法碎片经过抽象,并结合事情发展的底层逻辑整合而来的,然后在此方法模型的基础上,可以新孕育出不同的方法碎片。

一张图看懂产品经理能力层级

方法模型的形成,有两个最重要的环节,分别是抽象和边界。

1)抽象

方法碎片是具象化的,有很多的约束条件,这也限制了应用的局限性。所以,我们需要对方法碎片进行抽象,找到更上一层的方法模型。

抽象的过程,主要是寻找和定义实体的颗粒度和连接。

多大的实体颗粒度?颗粒度越粗越好,越少越好。颗粒度越粗,约束条件就会越少,覆盖的场景就会越多。颗粒度越少,复杂度就会越小,约束关系也会越少。

怎么样的连接方式?连接方式越简单越好。实体颗粒度之间的连接方式,最好不要加太多复杂的逻辑,越简单越好。这样一来,在向下应用时,就会有很多的操作空间。

抽象,更多的是在诸多变化中,寻找不变,然后基于这个不变的点去覆盖变化的部分。实体颗粒度,要尽量寻找不变的;实体颗粒度之间的连接方式,也要尽量寻找不变的。

2)边界

方法模型是基于客观科学依据的方法,是科学的方法论。在科学的方法论中,一个方法是否科学,可通过“证伪”来证明,即在哪些条件下,这个方法是适用的,哪些条件下是不适用的。这些条件约束,就是方法的边界。

所以,方法模型也是有边界的,我们需要找到这个边界,并将其定义出来。因为,如果边界条件发生了变化,那问题的解法可能就是另外一种方法了,而当前的这个可能已经不再适用。

边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底层逻辑和场景演变而动态变化的。只有当这种变化超过了某种阈值,才会导向另外一种方法。

边界的意义在于,一是可以让我们更加有效地在边界内做事,二是可以让我们意识到边界的约束,鼓励后来者向边界外探索。

2. 认知演绎

我们经常听过一句话,叫“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句话里透露出两点主要内容,一个是“先看到,再找到”,二是“本质的存在”。

“先看到,再找到”,是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和总结,归纳出可以解决现象的方法论。“本质的存在”,是指这些现象的背后,一定有某些规律或逻辑,只不过不被人所知。

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尽可能地透过归纳出的方法论逻辑,找到其本质逻辑。

1)演绎逻辑

我们为什么要找到本质逻辑呢?因为本质逻辑在其边界条件下是不变的,然后我们就可以通过演绎法,推导出适合不同场景的方法论。

演绎是从一般情况推导出特殊情况的过程,著名的“三段论”,即“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要素推理,就是一种简单的演绎推理。

演绎特别重视“前提条件”,只要前提条件错了,后面所有导出的结论都是错的。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找到对的前提条件。

而对的前提条件,是基于我们对世界的认知的。从这方面来说,我们每个人的方法论,都是基于个人对世界的认知演绎而成的,即我们对世界本质的认知,映射到我们的种种行为中,就形成了我们的处事方法。

方法模型,也是基于我们认知的演绎。只有认识并了解到事物的本质逻辑,我们才有可能形成本质的方法模型,然后演绎出不同场景的方法碎片。

2)寻找不变

老子曾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中,道是不变的,基于道而演化万物。

这与演绎逻辑的原理类似,演绎的前提条件是不变的,基于前提而演绎出不同场景的解决方法。

所以,演绎最重要的是寻找不变的前提条件。

不变与变,是相对的。在某个时期或某个空间内,“前提条件”是不变的,但在另外一个时期或空间,“前提条件”却是变化的了。

例如,牛顿力学的前提条件是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即空间和时间是不变的。但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光速是不变的,而时间和空间是变化的了。

那么,我们如何去寻找不变呢?

私以为需要从认知出发,并结合现象问题,逐步靠近不变。

其实,科学的发展史,也是对世界的认知史,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从元素到分子、原子,等等。都在寻找不变,靠近不变,并让我们认知并了解。

三、认知层

在方法层,我们知道了方法模型是对认知的演绎,我们认知的越深、越接近世界的本质,方法模型就会越准确。

所以,在认知层,我们需要提升我们的认知,并不断地追寻源头,去寻找那个不变。

1. 追本溯源

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都是表象的、场景化的,所遇到的问题,已经是某种规律作用之后的结果了,所以很难看到其产生的机理。

就像我们感冒一样,在感冒症状出现之前,已经存在病毒接触期、潜伏期和作用期了,只有当身体抵抗不了了,才会出现症状,而这个症状就是最终的表现结果。

如果我们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找到源头,从其本质规律出发,找到解决的方法。

寻找源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仅需要追本溯源的勇气,要敢于寻找下去,而且还需要克服种种困难,排除外界干扰,不断地与自己对话,与真理对话。

追本溯源,可以从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事情开始做起。例如,最近的汽油涨价了,为什么会涨价?因为供需不平衡,什么决定了供需不平衡?因为市场经济和资源的稀缺性,市场经济的规律是什么?依赖的对象是谁?如果这个对象不存在了,还会有这个规律吗?其他对象是否有这个规律?

从问题表象,不断地追问到其产生的机理,如果想更深一层,还可以对这个机理不断地追问下去。所有的这些追问和思考,将会让我们更加接近问题发生的本质。

2. 我思我在

我们一直努力地在寻找不变的源头,那么找到源头之后,可能会忍不住思考:源头为什么会存在?什么是存在?存在的形式是什么?

所有的这些思考,都会让我们更深一层地对源头进行思辨,这也就上升到了哲学的维度。

著名的哲学家笛卡尔曾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命题,他怀疑一切的存在,房子、衣服、植物等,甚至个人身体,都是不存在的。那么什么才是存在?他提出只有当我思考的时候,思考这件事是存在的,所以我思故我在。

虽然这个命题后来被人证明并不是十分可靠,但这种对源头的思考和证明,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对于源头的追寻,前人已经做了足够多的哲学思考,像老子的“道”,柏拉图的“理念世界”等。虽然我们与源头的距离还很远,但我们可以做的,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远处的景色,然后辨别方向,努力寻找。

作者:白不记,公众号:有笔不记(ID:you_buji),关注产品的学习与思考,用有序的眼光观察无序的世界。

本文由 @白不记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文章来源: http://www.woshipm.com/pmd/5511976.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