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关注被坊间炒成打响“躺平”第一枪的石家庄。
希望开放的朋友们为石家庄的大幅放宽疫情防控欢欣鼓舞,一顿添油加醋,认为这是一个开放的试点。
而一些对新冠病毒伤害警惕的石家庄家长则开启了“病假”模式,市民们为了自身的安全,又逼着市政府恢复了免费核酸点。
很多朋友这几天都在问我对政策的走向怎么看,今天就用通俗的方式,跟大家聊一下我的看法。
我们可以做一个对比,今年二月,俄乌战争爆发之初,国内舆论场上几乎是一边倒的支持俄罗斯,支持乌克兰一方的舆论被完全压制住了。
但是几个月后,随着战局进入到了僵持阶段,信息相对充分了,挺俄和挺乌的声音网上就都能够看得到的。
有趣的是,由于媒体机制的迅速进化,以及大数据对我们的主观倾向性甄别,支持俄罗斯一方的,往往只会看到挺俄的言论,支持乌克兰一方的,往往只会看到挺乌的言论,并逐步根据倾向形成不同的圈子。
这背后既有大数据的科技狠活,也是由于心理学上的自我保护机制,我们大部分的人看到不符合自己预期的现实结果,往往都会选择性将其忽略掉,以保护自身。
这就像我们股票账户涨的时候天天盯着看,亏多了之后往往不愿意多瞅一眼,也是为了避免对心灵造成二次伤害。
同样,这一轮20条之后也是如此,这既标志着我们的抗疫进入到了僵持阶段,也标志着跟俄乌冲突的舆论一样,不同的群体可以各论各的,并形成自己的圈子。
因此这几天,形成了投资圈里面,已经把未来的开放价值提前交易到了现在,而石家庄的父母圈里面,则基于孩子未来预期的保护,纷纷选择请假不上学。
两者巨大的差异,源自不同群体在金融杠杆下,对预期的一次性折现。
而如果我们从一次性折现中回归现实,20条本质是给了地方政府抗疫足够的自由裁量权空间。
他们会从过去的一刀切防疫,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以及民众对抗疫政策的态度,逐步摸索出符合自身精准防疫最佳的“纳什均衡点”。
在全国精准防疫的一盘棋之下,微观的观察各个地方政府,就会像自媒体现在根据读者的喜好,以及经济效益,有的选择亲俄,有的选择亲乌。
接下来各地的地方政府预计也会根据本地民众的呼声,以及经济模型制定防疫政策,导致不同经济结构的地区,有的防疫比996还“卷”,有的就按照规定准点下班。
继续推演下来,就是越是拥有造血机能,财政净贡献的部分东南沿海地区,防疫的政策越是倾向于经济优先,忍受可控范围内的疫情,越是匮乏造血机能,越是对转移支付依赖的省份,防疫的政策越是倾向于加码和严格,以避免疫情冲击社会的稳定。
这跟很多媒体选亲俄还是亲乌如出一辙,归根结底看的是衣食父母们的选择。
而随着各地抗疫政策的逐步稳定,形成了差异化,资本与年轻人也会像选择符合自己倾向的自媒体一样,用脚投票,选择符合他们预期的城市,并推动全国抗疫政策形成新的纳什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