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有奖|这些歌真好听:我的飞傲试音歌单
2022-11-25 15:30:0 Author: sspai.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19 收藏

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写在前面

前阵子给飞傲浅拍了一条较为文艺的片子,有观众留言说能不能做个试音歌单。

虽然只有一位观众这么说了,但这的确是我想做的,因为我也很想有个机会跟大家分享,总是说试音试音,那其实究竟是拿什么来试,怎么样才叫试到了呢?于是便写了这篇文章。

在体验 Hi-Fi、无损音乐设备的时候,我并不太习惯拿那几首「标配」来试。试完又不会每天听,倒不如就直接用自己喜欢的歌就好,我会更希望大家多留意歌曲的本身,留意它的乐器编排和音色,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更具体的感受,而不是将所有的一切都简化为「高中低频」那一套,进而觉得自己是「木耳」。

所以这其实也是一篇比较私人角度的分享,因为它更多的是关于「我平时在听什么歌」甚于「我建议大家听什么歌」——但我会尽量讲清楚它们用来试音的点在哪,当你换成自己喜欢的、常听的歌,应该也可以用作参考判断。

boxcnMVM2Iy6qWr5qw50Y7c9toy

根据自己的听歌习惯,我简单分了以下几个角度。注意这并不是什么科学的划分方法,纯粹是我自己在体验设备的时候会优先考虑的几个点。一般来讲这一套走下来没什么问题,就是我可以选择的设备了。其实平时应该也没有人像解剖那样去听歌,音乐里的每一个组成都很重要。套用我豆瓣友邻的一句点评来说就是「真是非常好听」,就够了。

boxcnA31zIDz3AK7zUJzd58qHwg

同时我也将它们做成了 Apple Music网易云 的歌单,方便大家聆听。里面可能会有几首比较吵的,如果受不了可以复制成自己的的歌单再自行删掉。

温柔人声

如水 - 林二汶

当我体验新的音乐设备的时候,《如水》往往是第二首试听曲目(第一首在后面),作为细腻人声的一个参考。

boxcnSAIbQbKbmRP4Pp4VeBjs5g

这首歌来自香港歌手林二汶的首张个人专辑《Eman Lam》,也正是因为它,我才发现原来她的声音这么好听,而不再只是 at17 时期「才女」的一面。正如歌名一般,这是一首「淡淡如水」的歌,离愁别绪如涟漪般散开。它的编曲非常简约,约等于清唱,但也正因为如此她声音的魅力得以最大化。我相信制作人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因为这首歌完整保留和突出了林二汶所有的声音细节,包括非常细微的呼吸声,配器则只有简单的几下键盘单音。简单,却也很重要,间奏的气氛烘托非常到位,以至于虽然已经听了无数次,歌声响起还是不禁湿了眼眶。

如寒冰 守住了一丝挂牵

如流水 心没法止中断 离愁未变

如微雨绵绵 何日再见

如果你也喜欢这首歌,林二汶和卢凯彤在 at17 时期的《相见好》也许你也会喜欢。同样是两厢怀念,后者却是另一种温暖的表达,配合清亮通透的吉他与和声,慰籍着天各一方的有情人。想起已经离去的卢凯彤,却又不胜唏嘘。又或者魏如萱的《藏着并不等于遗忘》里的《Don't Cry Don't Cry》,我觉得这是她近年作品里最好的一张专辑里最好的一首歌,唱出了成年人特有的经历与情感。再或者林忆莲《盖亚》里的《两心花》,都是低吟浅唱却情感充沛的代表,只可惜不知道为什么 Apple Music 里没有,大家可以移步网易云或 Spotify 欣赏。

冥明 - 苏运莹

现在我们再来听一个能量更外放的女声,苏运莹。初次听说这个名字应该和大部分人一样,是看了《中国好歌曲》。而在《野子》之后,再一次击中我的,是她的第一张个人专辑里的第一首歌《冥明》。

老虎 眼睛 占满 森林 

森林 怀里 积蓄 辽阔 

我把 生命 当作 成功 

不求 绚丽 只为 洒脱

其实很不好意思的是,我第一次听这首歌的时候,的确是手机外放随手听的,收到推送就随手点开听了。所以第一印象是一直听到副歌才开始觉得「诶有在唱了」的感觉……但当我后来戴上耳机再次认真听的时候,才感叹这首歌的编曲之丰富而环环相扣,苏运莹的演绎之狂野而细腻不减。所以当我想要试听设备对于层次感以及高亢女声的处理能力时,总会想起这首歌。层层叠叠的声音我都说不出有多少种,听好了实在是一种享受。另外很巧的是,苏运莹的第二张专辑《幻》的制作人换成了荒井十一,正是《Eman Lam》的制作人。也许是这个原因吧,我感觉《幻》更像是一本散文集,歌曲内容更内敛也更生活化,比如《想你和我的以后》、《生活倒影》等,有一种《冥明》勇闯天下之后回归本源的另一种探索。爆点也许不多,但很值得大家静静欣赏。

boxcndxM42pzSpzdRTrPmOo57Hb

Twinkle Song - Miley Cyrus

我不是 Miley 的粉丝,她的其它歌我好像一首也没有完整听完过。但《Miley Cyrus & Her Dead Petz》这张专辑却让我一听好多年。这是一张非常私人、非常自我的专辑,甚至它的创作动机可能很多人觉得只是流行明星们的小题大做——我的狗死了,我朋友的猫死了……但仔细听下来,我相信更多人是会被触动的,我就是其中之一。

专辑里情感最满溢的当属最后一首《Twinkle Song》,就是写给朋友的猫的那首。这是一首纯钢琴伴奏的歌曲,开始是比较常规的流行唱法,只是略带沙哑。但随着感情的层层递进,我们迎来了 Miley 的大爆发,用尽全力唱出那句不断重复的「I had a dream, but what does mean」。这首歌到底在唱什么呢,歌词其实很简单,但也可以无限延伸,留给大家自行感受。毕竟音乐本来就是一种留白的艺术,是一种诗化的表达,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共鸣。

And I had a dream, we were being chased by a monster 

Or maybe they were aliens 

But I wasn't scared cause you were there 

And I had a dream, we took karate 

That's when you said you loved me 

You loved me

三千年后 - 关淑怡 ft. 李香琴

最后这首「温柔女声」,又更特别一点了,如果你不看我的介绍就直接听,也许会被吓到,因为它一开嗓就是一个老妇人的独白,甚至略带惊悚(对不起!)。独白来自香港知名「甘草演员」李香琴(不是李香兰),光听名字也许没有什么画面,但搜一搜照片相信大家都会「哦~~」的一声。其实经常看港剧的人应该也不意外,很多万年配角曾经也是很厉害的艺术人士,只不过殊途同归 TVB 罢了。

boxcn29JSDRtL51VXGGL5OVDied

《三千年后》出自香港著名作曲人陈辉阳的《十二金钗众生花》,英文名叫「12 Faces of Woman」,顾名思义就是「女性的十二面」。陈辉阳邀请了 12 位不同领域的创作者以「女性」为主题为他过往的音乐拍摄短片,然后在短片播映现场演奏配乐,并制作成专辑(两者曲目略有不同)。《三千年后》是其中最令人难忘的一首作品,这首歌有两个版本,一个全是李香琴独白,一个 Remix 版则加上了关淑怡的演唱(Apple Music 又没有),尤其是后者,能想到这个搭配的人真是天才。因为李香琴老人家的离世,这首歌也已成为了绝唱。这首歌也让我联想到 Pink Floyd 的《The Great Gig in the Sky》,歌单里我也放了最喜欢的《Pulse》演唱会的版本,也是一首生命之歌、无言歌,涵盖了人的一生所有的情感。

我要走了 如果你记得返我系边个 

我知道 你一定会好唔舍得我 

仲会好挂住我 

再见

没有人比我们更接近对方 - 声音玩具

说完女歌手,男声也有也有温柔的一面啦,只不过「温柔男声」我的确比较少听……所以选几个比较有感觉的,有新有旧。

声音玩具的《爱玲》当年属于「文青」必听,我对他们风格的印象也一直停留在那些时候,后来个人喜好发生变化,确实也没怎么关注了。所以去年新专辑《劳动之余》出来之后,我是被惊艳到的,尤其是这首《没有人比我们更接近对方》。前奏那种八音盒一样的吉他音色,我从来就没有抵抗力。类似的像是祁紫檀的《不变形的爱》,宇多田光的《人鱼》,也是永远可以一下就抓住我。这首歌里主唱欧珈源的尾音也很特别,满含着炙烈的感情,却又很内敛,就像 2 分 23 秒的吉他一样,你以为要爆了,但它瞬间又收了回去,留给听众的反而是一种……用粤语来讲是「肉紧」的感觉——我找不到对应的普通话词汇,如果你想到了可以留言告诉我。

在幽暗的琴声里 

试图唤起 心中消失的共鸣 

还有你温暖的呼吸 

那远去的歌声里 

再也听不到他悠长的叹息 

只有寂静的沉默 是最后的回答

何日君再摇 - 亚水

亚水是香港乐队触执毛(Chochukmo)的主唱 Jan Curious,是一个很强很强的音乐人。不过说来惭愧,我是直到触执毛在 2017 年度的 叱咤颁奖典礼 上给谢霆锋助演的时候,才真正 get 到亚水的舞台魅力。真是一个耀眼的存在啊,只凭几个镜头和和声,锋芒就盖过了所有人。

《亚水》是他刚发行不久的同名专辑,和他所有乐队的风格都不同,变成了城市民谣。会有让我想起碎南瓜乐队的吉他手 James Iha——你以为摇滚人只会摇滚,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细腻的内心。我很庆幸第一次听这首《何日君再摇》有在戴耳机,不然可能就只觉得它就是一首还挺好听的民谣而已,会错过其非常用心的编曲和人声编排。刚开始唱的时候,人声只有亚水自己的声音,但他将左右声道的声音做了不一样的处理,也许是唱了两遍,也许是两条同样的音轨单刻意错开了它们的时间线,也许是做了不一样的混音……我没有确定的答案,但这样营造出来的仿佛有两个人在耳朵两边同时唱歌的感觉,配合亚水本身不俗的嗓子,相当有质感,是一种荡漾的感觉,陷进去之后甚至让人恍惚。而副歌起来后,真正的和声也只出现在右声道,仿佛又多了一个人跑到你身后远远地唱起了歌。听多几遍之后你也可以同时听听考究的吉他和编曲,简简单单的民谣歌曲也有一层一层的其乐无穷。

Sea of Teeth - Sparklehorse

Sparklehorse(闪马),世界上我最喜欢的乐队之一。从没想到过有一天会把他们的「Lo-Fi」歌曲放在一篇「Hi-Fi」的文章里。其实也合理,Lo-Fi 只是一个外人赋予的标签,但无论何种曲风,无论录制条件如何简陋,优秀的音乐人都会在其作品里倾注无限的心血。国内这种状态的作品比如早年白水的《时间》、王三溥的《横云踏月》;还有秘密后院乐队,《三十年》甚至能听到录音时 QQ 消息的嘀嘀声。但它们都是最真诚的、可以跨越时间的好作品。

这首《Sea of Teeth》的编曲并不复杂,也没有前文歌手的天籁之声,更像是一名落魄中年男性的喃喃自语。其中我最希望大家去留意的就是那一直埋在后面隐隐约约的钢琴旋律,真的每一下都让我感叹怎么可以这么美,怎么可以这么有才华。歌词也是,有一种很隐晦的浪漫,感兴趣的话可以意会一下。很希望所有人都能听到并爱上 Sparklehorse,可以永远记得 Mark Linkous。

Can you feel the wind 

Of Venus on your skin? 

Can you taste the crush 

Of a sunset's dying blush?

低音与节奏的魅力

我是比较喜欢乐队形态的音乐的人,比较习惯吉他贝斯鼓传统几大件的形式,所以我听歌最注重的其实不是人声而是整首歌的层次感、力量感。所以我也不太喜欢大多数的嘻哈音乐,因为它们很多电子鼓点听起来都是「嘀嘀嗒嗒」这种质感,轻飘飘的……接下来我会和大家分享人声以外的音乐魅力。

See You - 黑梦乐队

终于来到我永远的试音第一首,黑梦乐队的《See You》。

boxcnSX6YEdcuyFM3yU4NPaqiYg

不知道本文的读者里,有谁还记得日本视觉系神仙打架的时代,毕竟现在当我说起我喜欢 J-Rock 的时候,年轻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 ONE OK ROCK、RADWIMPS 这些。《浪客剑心》也已经不是旧番,而是古早番了……不过我接触日系摇滚的时间也没有很早,巨头们如 X Japan、Glay、L'arc~en~ciel 和 Luna Sea 等基本都已经过了巅峰期。而那时据说销量榜第五的,就是 Kuroyume 黑梦乐队。

和上面的乐队不同,黑梦的正式成员只有两位——主唱清春,贝斯手人时,其它成员都是合作的形式。他们歌曲的特点就是贝斯和鼓编得特别好,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力量感十足。《See You》更是其中的典型,大家听的时候可以尤其留意一下里面最抓耳的那几下很重的鼓点,还有一小段连珠炮发滚刀肉一般的鼓,如果你戴的也是大耳机的话,应该更能感受到它们的力量和空间感。再加上妖娆的贝斯,真的是随时都会抖起腿来。

Close to Me - The Cure

如果这是你第一次听 The Cure,可能会觉得「啊好怪」。但为了让你入坑我已经特意选了比较流行悦耳的歌曲了,希望你可以「啊好怪」之后「再听亿遍」。因为这也是世界上我最喜欢的乐队之一啊。

boxcnGidoNQvD2EIL52wOxZcT7e

The Cure 浑身都是宝,很难只从单一的角度去说清楚我为什么那么喜欢他们。而需要用到他们的歌来试音的时候,就是我尤其想要搞清楚这个设备听起来贝斯鼓点和其它乐器一起上会不会糊成一团的时候。这首《Close to Me》的特点就是贝斯和鼓的节奏很灵活,但又很短促。设备不够好的话,比如那种给低频加很多特效的耳机,停顿之间本应很干净利落的感觉,很可能就变得黏黏糊糊或者拖泥带水的。随着后面乐器越加越多,尤其键盘也加入进来之后,更是能一下子就能感受到不同设备之间处理层次感的区别。

有着同样作用的例子还有红辣椒乐队 Red Hot Chilli Peppers 的《Otherside》,越来越凌厉的吉他 riff 也非常考验设备对于音色的还原能力,每次都会听到欲罢不能。

I Will Follow - U2

把 U2 这首歌选进来我自己也有点意外,因为我属于接触 U2 比较晚的人,一开始听的就已经是《All That You Can't Leave Behind》那种高音大气上档次的时期了,主唱 Bono 的光芒也早已盖过其他成员。当我无意间听到他们首张专辑里《Boy》的《I Will Follow》时,才发现原来他们也有过那么横冲直撞的时期,每个人都那么地有劲儿——Edge 的吉他音色已经成形,但当年更显生猛;鼓,粗糙却极富敲击感,空间感也特别强;贝斯也很突出,仿佛能听到琴弦在震荡。

说到这我还想顺带提一提陈冠希的《谣言》,一首很 80 年代的歌,来自我很喜欢的专辑《三角度》,鼓点也是一种大开大合,像敲油桶一般的音色。这首歌除了主要的节奏之后,还加了很多叮叮咚咚的细节、小鼓点,在左右声道晃来晃去,戴上耳机听非常有意思。

帝女花·树盟 - 新乐府

新乐府是长期致力于改编传统民乐的团队,很多出品我都很喜欢。其中最喜欢的当然就是以咱们广东粤剧为主题的《迷粤》。这首歌除了可以以一个不同的形态欣赏粤剧的高音唱腔之外,还可以测试低频。制作人不知道为什么加了特别厉害甚至有点夸张(非贬义)的超强低频,一般耳机还真不一定 hold 得住,一不小心震得头晕;如果你是音箱外放什么的,还很有可能会听到桌子共振的声音。所以我平时试设备其实也比较少用这首歌。后来陆陆续续试了几款大耳机,觉得用舒尔 SRH1840 这种监听风格且开放式的耳机,听起来会比较舒服。

器乐与想象力

后摇们

很抱歉我将后摇音乐们都归类到一起,毕竟本文的确目的性比较强,只能取其共性,并不是说后摇音乐都差不多的意思,真的不是。从本文的角度,不少后摇都会有两大段落,就是一开始比较「清亮」的吉他前奏,然后是中后期情绪爆发后全部乐器一起上的「燥起来」部份。所以我主要是用后摇来试新入手的耳机的全面性,能不能同时 hold 得住这两种可能截然不同的编曲和音色风格。

后摇基本都是没有歌词的,歌曲的意境必须要完完全全地靠乐器来营造。各种音色、音效、旋律,总之所有声音都要用到极致,才能激发听众的想象。比如 Explosions in the Sky 的《First Breath After Coma》——昏迷过后的第一次呼吸——简简单单的几声吉他贝斯鼓,就非常出色地描绘出一个不知为何晕倒在茫茫雪地中的人类,心跳逐渐复苏,缓缓醒转,画面感十足……还有近期很喜欢的广州后摇乐队「大五度」的《在辽远的海极》、《摇摆的时间机器与一根羽毛飘落所留下的永恒注脚》,歌名就已经很有画面感了。尤其是名字最长那首,编曲是细腻又震撼,建议戴上大耳机聆听。

像叶子一样飞 - 废墟乐队

废墟乐队的《像叶子一样飞》是一张我听了将近有 20 年的专辑,除了歌曲本身真的很好听,最大的特色就是吉他手周胜军(周老二 二哥)的吉他,为专辑所要表达的内容营造出了完美的音色和氛围,既极简,却又各种信手拈来,让我一直念念不忘。所以我也很希望大家可以好好感受这张 18 年前创作的,也许知道的人已经不多,单无论是内容还是技巧都毫不过时的作品。

废墟的这张专辑,内核其实比较消极和压抑,但要看你怎么理解它。在我自己也比较消极和压抑的阶段,它和声音碎片的《把光芒洒向开阔之地》一起,一个代表着关于过往的遗憾与不舍,一个则让我相信未来依旧光明,对我的帮助非常大。而去年少数派去大理团建的时候,竟然在入住的酒店里遇见了二哥并一起喝酒,也让我不得不感叹冥冥中命运真的自有安排。

boxcni5KcCxB7OFcbx1F6L4p66d

本小节的标题是「器乐与想象力」嘛,目的希望大家可以在听「歌」之外也多留心一下「曲」的部份,相比起具象的歌词,很多时候器乐也许更可以为你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歌单里我也特意放了一些反复聆听的例子,比如王文颖的《清酒》,专辑的名字,寥寥几句的歌词,来回荡漾的白噪音;定居深圳的音乐人夫妇磊落组合,《往事》里堪称神来之笔的小号;还有金曲奖提名音乐人廖士贤满含乡愁的台语专辑《西部》里直击心房的大鼓……所有这些懂或者不懂的、有歌词或没歌词的音乐元素,总能让我陷入共鸣与回忆当中。

Storytelling - World's End Girlfriend

器乐的最后部份,我再提一提一位原本被归为后摇但其实没有很后摇的 World's End Girlfriend(世界末日女朋友)吧。这是日本音乐人前田克彦的个人音乐项目,以画面感极强的纯器乐音乐著称。相比起有章有法的常规后摇音乐,他的音乐更显松散随性,仿佛一幅画卷在画家手下缓缓展开,你也不知道他的下一笔会在哪,但就是好看。犹记得当年第一次听到他的歌名《100 Years of Choke(百年窒息)》时的感觉,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我听不懂但我大受震撼.gif」——太有逼格了实在!

时间来到 2011 年,他给一部华语电影《星空》创作了原声音乐,虽然引起了一些争议,觉得它相比起以往的女朋友作品太流行了什么的,但它一直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张电影配乐。尤其是其中《Storytelling》这首歌,我想用晶莹剔透来形容它,再加上汤川潮音的歌声,每次听都起鸡皮疙瘩。喜欢女声的读者应该也会喜欢,尤其两分半钟左右那把像女声一样的小提琴,更是巧妙的设计。

炸裂的极限

据我所知会无损设备的年轻用户里,有不少是用来听 ACG 音乐的。现在 ACG 的音乐和我当年听什么《浪客剑心》的可不一样,很多都是大编制的编曲,普普通通的设备还真未必能还原那种热血、澎湃的感觉。虽然这些新的 ACG 音乐我都不怎么听,但刚好我也有用比较「炸」、「燥」的歌来试设备的习惯,所以也可以顺带分享一丢丢。如果你觉得听不下去就自己复制一份歌单然后把它们全删掉吧哈哈哈~

boxcn4p06t95uLTdvy5tCv2umEe

Duality - Slipknot

这是活结乐队比较早期的歌曲,也应该是我最喜欢的活结作品。这首歌让我明白「燥」往往只是表象,不是因为燥了就可以乱来的,背后也是乐手们的精雕细琢的编曲和技巧。这首歌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鼓。活结乐队有不止一位打击乐手,除了最重要的 Joey Jordison(已离世换人),还有两位还是三位负责敲油桶——对,就是油桶。而这些人制造出来的化学反应,别有一番风味。如果你觉得光听听不出来,可以看看他们的现场。当然他们也有别的面向了,那些哗众取宠的 360 度旋转打鼓大可不必看太多。

Vicarious - Tool

Tool 也是一个传奇级别的另类摇滚乐队,总给我一种吐着信子随时准备出击的毒蛇般的感觉,编曲精妙得像是用数学公式写出来的。但很难去形容他们的曲风,大家听就是了。这首《Vicarious》大家也可以着重听听 3 分 20 秒开始的段落,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即视感,真是随听随爽。Tool 的主唱在乐队休整期间去做了另一个超级乐队叫 A Perfect Circle,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乐队,也放歌单里了。

绝彩 - Sugizo ft. Kyo

这首歌就像它的名字一样——绝彩。它由日本传奇乐队 Luna Sea 吉他手 Sugizo 创作,另一个日本传奇乐队 Dir en Gray 的主唱京演唱。而京的演唱正是这首歌里超越所有的「绝彩」存在。这首歌的音乐其实不是上面那种很炸的炸,而是一种不紧不慢隐忍待发的爆发力,随着京的唱腔一直累积一直累积,终于迎来横跨五个八度的嘶吼,实在是痛快淋漓。也非常建议大家去看现场视频,结合视觉相信你会更感惊叹。但如果你因为喜欢这首歌而去找 Dir en Gray 或者京自己的其它歌曲来听,那就是另一个世界哈哈哈,答案留给你自己吧。

boxcn0jcxbyxPEQwfdStOxAn1Hd

Continue - TRIDENT

好了,最后一首歌了,来自日本女子摇滚乐队 TRIDENT。其实我没有很喜欢这个乐队了,但是写到最后突然想起一个叫「瞬时动态」的 Hi-Fi 名词,好像我一直没提过。然后就觉得她们那像下冰雹一样的鼓,虽然音色上没有太特别,但胜在年轻、急促、有力,毫不拖泥带水,打完就跑,也没有前面那些炸裂乐队那么多噪音,好像很适合用来体验这一点。说不定会有人听完会入坑。

写在最后

用文字来写音乐,始终感觉差了点什么,所以还有很多我觉得不错的、一直在听的歌,我都放进歌单里了,每一首都是我很喜欢的作品。即便今天不讲什么试音,我都很希望大家也会喜欢上它们。还是那句话,写这些并不是想说要怎样怎样才叫听歌,或者听歌要有什么资格。音乐首先是艺术,然后才是技术。而艺术是非常主观的,「欣赏艺术」也是谁都可以做到的事情,只要你觉得是好的美的,那就是好的美的。我只是同时也注意到为了让一首歌做到「真好听」,音乐人会不计成本地倾注自己无限的心思,甚至心血。就像很多影迷也很热衷于寻找电影、游戏彩蛋一样,如果你也去挖掘一下歌曲里面的小细节、小巧思,相信音乐人们也会更有成就感,觉得自己的付出更值得。

最后,大家可以忘掉我所说的一切,享受音乐,尽情抖腿,听歌愉快~


最后的最后,在本文即将完工的时候收到了飞傲的新款耳机,所以就来个评论有奖吧:文章评论里留言分享你的「私藏歌单」或者最近在循环的单曲/专辑,以及推荐的原因。我们将在 12 月 2 日选出一位参与者,送出价值 499 元全新未拆的 飞傲动圈耳机 JD7 一副,让你听歌更上瘾。

飞傲入耳式动圈耳机 JD7

> 少数派请你做地图:城市声音收藏夹火热征集中,期待你创作的城市之声 🎧 

> 下载少数派 2.0 客户端 、关注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文章来源: https://sspai.com/post/76952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