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2022年12月31日晚上8点43分,还有3个多小时今年就过完了,就如同某个其他公司的年终总结一样,这一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但是这些事情距离我是遥远与模糊的,这里还是用简短的篇幅说点和自己相关联的。
生活
距离我发表《出中国记》一年左右,新加坡的物价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涨,已不太适合在国内事业稳定的人前往。而我属于随遇而安的人,到哪里就在哪里躺下,已经逐渐习惯新加坡的生活。
说起物价,不得不提到的我的房租。我跟房东的中介聊了很多,因为他和房东是中学同学,所以一直是他帮忙打理这个房子。买房差不多7年,租金最早是$2100一个月,直到去年我跑来的时候已经涨到$2500一个月。当时签了一年合同,今年11月谈续约,此时已经涨到$2900一个月了。也就是说,前6年租金一共涨了$400,第7年一年就涨了$400,这还是我谈了很久才从$3200还下来的价格。
而作为一个一室一厅不到40平米的公寓来说,这个价格也是这片区域相对便宜的价格了,足以想象到今年房租涨的是有多么离谱。
除了住房,吃饭等生活成本也是肉眼可见地上升,比如食阁里的罐装可乐已经从最初的$1.2到$1.3再到现在的$1.5,常吃的档口$5以上的至少涨$0.5,$5以下的也要涨$0.2~$0.3。
以前老说国内的物价上涨严重,但平时的生活其实没有太多直接感受,也许是因为自己以前买菜做饭逛超市很少,再加上前些年国内互联网企业经常打价格战,拼多多、淘特的崛起,在自己工作以后没太感受到除了房价以外的其他物价上涨太多。而新加坡的市场就是直接教你做人,加上公司今年股价下跌取消涨薪,我应该是需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好在我的裤腰带一直比较紧,所以生活受到的影响有限,无非就是手里的钱变少了。
涨价的原因不一而足,但香港和大陆的有钱人和中产密集涌入一定是其中之一,相信随着疫情形势的缓解,供应链问题消除,通货膨胀的趋势肯定会放缓。不过已经涨上来的价格会不会下去,我不是很乐观,加上新加坡政府要在2023年和2024年提高消费税(GST),后面这两年注定仍是难过的,调低心理预期,做好多手准备,这一点很重要。
为了抵抗物价上涨,我总结了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
- 学会延时满足。购物更多选择提前一个月进行海运,这样可以在国内买到很多物美价廉的好物。我现在每月大概进行一次海运,平时正常在国内平台网购,地址填到海运仓库,到月底集中寄出。
- 停止外卖。现在基本自己做饭或者去食阁吃饭,上一次点外卖至少是半年以前,Grab已经找不到消费记录了
- 绿色出行,避免打车。我趁迪卡侬打五折花$180买了辆自行车,现在成了我周末出行首选,去近一点的地方连地铁都可以不用坐了
- 设置预算,开始记账。我从国内开始就记账了,用的是一个叫BestTracker的软件,其支持多币种记账,比较适合我这类人群
- 熟练掌握各种返利app的使用。比如yuu,shopback,在不同商家间熟练切换不同应用,做到拿更多的cashback。
- 关注TG号Greate Deal Singapore,里面经常会分享优惠本地的信息
旅行
今年出去玩了4次,跑过的距离可能是前几年的总和了。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到欧洲的法国和瑞士,再到西亚的卡塔尔。一路以来,富裕的仗打过,和同事租车游览阿尔卑斯山,贫穷的仗也不少,在菲律宾转机的时候没有休息厅,在机场地板上睡的那几个小时。
我曾和朋友说过,疫情这几年最值得我回忆的一次旅行是2020年看嫦娥5号发射的那一次。美好的回忆不仅仅在于火箭发射本身,也在于旅行的过程中,我和女朋友没有做太多准备,就像出门看了场电影一样,预订了礼拜一去海南文昌和礼拜二返回北京的随心飞机票,然后背着帐篷就上路了。
对我来说,当一段旅程没有预期,前路充满了未知的时候,是一件更加刺激荷尔蒙的事情。只要做好预期管理,不论是穷游还是富游都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从卡塔尔回来也将近一个月了,一直想写一篇世界杯游记但没有下笔,诸事缠身也是原因之一。可能需要等一个才思泉涌的夜晚吧,如果没有的话,也不必强求。
2023年我计划也会去至少4个地方,今年在欧洲和卡塔尔都花了不少钱,明年应该会在目的地的选择上倾向于第三世界国家,比如摩洛哥、土耳其、印尼等,另外日本和台湾也在我的计划之中,像冰岛、夏威夷这种有钱人去的地方我就是兴趣不大了。
工作
加入甲方已经一年有余,逐渐习惯了甲方的工作节奏,我们团队也是一个比较和谐的团队,生活按部就班地过着。
不过整个公司的动荡还是存在的,众所周知我们公司在9月经历了一次大规模裁员,我们身边的同事也受到了影响,那段时间还是很难过的,有些人平时一起并肩作战,却因公司整体的决定不得不离开。这个感受是前5年里没有体验过的,即使是最初在乌云遭遇的那一切,但是因为自己身在其中,大家都一样,所以也没有太过悲伤。
裁员事件过后公司的福利取消了不少,晚餐也没有了,但下班时间提前到6点半,也不尽是一件坏事。
在自己所做的工作里,不算获得了多大成就吧,但跌跌撞撞也接近了自己的目标。有的时候总是对自己的事情没有太多信心,这是一件坏事也是一件好事,坏是在于它通常会阻碍自己去尝试一些原本可以完成的目标,好就在于大部分情况下结果很可能突破自己的预期,给自己一些惊喜。
这个惊喜包括技术上的成果,也包括大家对我的信任和支持。这半年拿到了团队的Values Star Award,虽然是奖励,也是鞭策我的一个动力吧,希望在2023年能突破自己的界限。
知识星球和开源
惭愧的是,加入甲方公司以后,自己的确花在星球和Vulhub上的时间变少了。但是想来,自己的非工作时间其实并没有被占用,一年里加班的次数屈指可数,只能解释为自己对生活态度确实发生了不少改变。
相比于之前在北京比较宅的生活,我现在更愿意花时间在室外活动上。一方面是现在出国旅游更加方便;二是新加坡本地的交通也不赖,去市区的时间也就是地铁二十多分钟,放在北京这是不敢想的;三是生活圈的半径也小了很多,楼下就有泳池和健身房,出门5分钟就是地铁、超市和医院,这会促使我闲下来就出门逛逛,而不是在电脑前面研究技术。
另一点是,我现在其实花了不少时间在写自己的代码上,通常一做就是一两个月,占用了大量下班后的时间。这个过程中,很难再分心做别的事情。
当然这对于支持我的朋友们是不公平的。我不止一次地想要坚持一个东西,但最后都无疾而终,我不能让这种节奏变成我的常态。2023年我想用管理OKR那样的方法来管理我的星球,做好计划和进程管理和季度review。
我给自己定的需要在2023年做完的星球OKR有:
- #Java安全漫谈# 反序列化部分、JNDI部分、表达式部分
- #Webshell检测那些事# 完成全部case分享
- Conote2作为初始项目,开始孵化内部开源项目,并积累1000 Github Star
- 发帖数达到150,精华贴数达到60个
任务不算艰巨,但自己要有这个OKR在心中,才能时刻保持紧张感。
展望
其实在前几章里我已经把几个方面希望在2023年里完成的事情都列举了,可能在甲方学到最多的事情就还是时间和项目管理,逐渐习惯用数字来管理与考核自己的目标。
最后就是家庭啦,我今年和女朋友两地分居,明年就可以结束这种现状,期待那一天能快速到来吧。
不知不觉就快12点了,过了这个点就是2023年了。这篇总结没有加入什么华丽的辞藻,也不想煽情或者感慨什么,全文里提到最多的词汇应该就是“预期”,预期管理应该是我在明年将会着重注意的事情。
如果说用一个汉字来描述2022年的话,新加坡人大部分选择了“涨”,我认为挺合适;如果用一个汉字来预测我自己的2023年,我估计会用“苟”,苟住就是胜利,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