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拜登宣布中美关系将解冻的三天后,美国国务院迎来巨变。
美国国务院负责中国事务的最高官员华自强(Rick Waters)在一场工作会议上,宣布自己将于6月底离职。
华自强自2021年6月起,担任美国国务院负责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在2022年12月,被布林肯任命为“对华事务领导协调办公室”(中国组)的主任,负责跨部门协调与中国的竞争。
而美国国务院6月底要离职的高官并不止华自强一人。
就在5月11日,美国国安顾问沙利文在维也纳与我外办主任完成了8个小时的建设性会晤后,当地时间12日,美国国务院的“二号人物”,华自强的顶头上司,分管中国事务的常务副国务卿舍曼宣布自己将于6月底提前退休。
在舍曼写给国务院同事的离职信中,慨叹自己主导的业务(中美谈判、俄乌冲突、阿富汗撤军)没有一个按照自己的规划走到最后。“(N)othing lent itself to straightforward answers”
美国国务院对华事务的最高官员,与分管对华事务的最高领导携手离职,这种地震式大换血自然不是巧合。
在布林肯和舍曼的领导下,华自强去年12月组建的中国组,目的在为统筹白宫各部门,同一个口径跟中国谈判,把分散在财政部、商务部、国防部、能源部等各部门的对华政策统一上缴到国务院的中国组,防止各部门背后的金主被分化瓦解。
与此同时,布林肯也与法国、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意大利等西方盟友达成一致,由美国国务院牵头对华统一谈判,以防止各国在糖衣炮弹的攻击下被各个击破,通过集中施压以实现谈判利益的最大化。
这套玩法,既能实现布林肯麾下国务院的利益最大化,也能实现美国的利益最大化,从纸面上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案。
但是,越精妙的布局也越脆弱,2月份的流浪气球,布林肯和舍曼的应对失误,最后一刻推迟了访问,打破了他俩精心谋划的小算盘。
最初的剧本,是布林肯对内代表联邦政府各部门,对外代表七国集团对华进行谈判。
但随着布林肯迟迟拿不到签证,根据“博弈论”的理性决策,财政部和商务部纷纷绕过了“中国组”,派遣谈判小组秘密访华。
法国的马克龙更是瞅准机会,抢在布林肯之前完成了“上头香”,不仅签署了巨额的合同,还私下与中国达成了俄乌冲突的解决方案。
甚至不仅迪士尼华纳,星巴克,连民主党的最大金主爸爸摩根财团都派遣CEO秘密访华。
搞了一大顿,内部外部的各方势力都绕开布林肯谈的差不多了,布林肯和他的“中国组”的车票还没办下来.....
于是,也便有了在七国集团峰会之前,受拜登指示,沙利文率领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接过了国务院和中国组的职能,与我外事主任在维也纳的8个小时建设性会晤,敲定了一揽子的协议。
随后,在广岛的七国峰会,形成了美国国安会主导和起草的,对华谈判不能“哄抬物价”的G7共同宣言。
国务院两位对华政策制定的大佬,舍曼在对华谈判领导权中先是输给了沙利文,华自强领导的中国组随后输给了沙利文领导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于是,也就有了本月两位国务院大佬携手的愤然退休与愤然离职。
离场后,美国对华事务剩下的两位最高负责人,一个国安顾问的沙利文,一个亚太副国务卿的坎贝尔,哥俩都是美国版甄嬛希拉里的人,一股浓浓的宫斗大戏似乎正在上演。
随着两位对华强硬派的黯然离场,以及希拉里阵营的崛起,标志着以对抗中国为使命的“中国组”将瘫痪乃至解散,也标志着美国对华的统一战线被撕开,相应制裁将随着各部门的谈判进度的深入被逐步取消。
而中国这边,随着全面开放以来,先后跟中东、南美、东南亚和中亚等发展中国家达成了战略合作,此番可以趁着与美国关系改善的窗口期,再逐一攻陷德国、意大利、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大门。
后按:如两周前的文章所述,随着美国进入最危险的加息末期,仿佛任正非对余承东,刘强东对徐雷,美国资本家对舍曼和华自强俩管理层的态度,也是不换思想就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