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突袭比亚迪,只是开始
2023-5-26 22:26:12 Author: 政事堂2019(查看原文) 阅读量:30 收藏

这两天,汽车圈都在吃长城举报比亚迪排放不达标的大瓜。

长城汽车公开举报“比亚迪秦PLUS DM-i、宋PLUS DM-i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

比亚迪则发布声明,表示长城的检测报告无效,欢迎有关部门来调查。

虽然比亚迪方面言之凿凿,但在政事堂看来,比亚迪的“偷工减料”大概率是真的。

长城的举报是在4月11日,赶在举世瞩目的上海车展7天之前,准备搞借监管的刀砍人,发声明是在5月25日,赶在比亚迪发布新车之际。

长城没有石锤和把握,大可不必如此折腾,更理智的选择应是躲在后面,花钱让水军去搞。

但监管层对比亚迪“偷工减料”,在政事堂看来很可能是心知肚明,甚至是默许。

背后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国内监管对自主品牌往往都会枪口抬高一寸,创造有利于本土企业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环境。(譬如互联网圈最喜欢调侃的“南山必胜客”)

另一方面,比亚迪减料的领域,是西方重的环保,而非国内重视的生命安全,一定程度上的放任,可以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譬如中国目前领先的光伏、锂电行业都是忍受了行业发展初期一定的污染)

这就像足球比赛中,主场球队在裁判和观众层面肯定是要受到优待,属于行业的潜规则。

因此,4月上海车展前,监管在接到长城的举报后,选择了“留中不发”。

而长城在被搁置举报后,选择公开撕破了脸,相当于是把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潜规则和遮羞布给掀开了。

也把监管层到了十字路口。

监管层如果处罚的话,短期来看,比亚迪要为一个“小错误”召回支付巨额的成本,将重创国产新能源汽车的龙头,导致行业成本激增,企业竞争力下滑。

此外还会重创比亚迪的股价,造成不可预知的风险。

譬如2016年,日产举报三菱汽车排放造假,就曾导致三菱股价大跌,日产趁机收购了三菱,使得法国雷诺控制了日产和三菱,缔造了全球最大的汽车产业联盟,马克龙的好朋友戈恩一度成为了日本的汽车教父。

而如果不处罚的话,也是把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监管的漏洞摆在了台面上,成为国际上其他国家谈判中施压的筹码和方向。

目前,中美正在进行谈判,中德也即将举行高级别会晤,中日也在秘密的磋商,中国对环境的监管弹性,搞不好就会成为这些汽车大国们攻击的目标。

所以这事儿搞的比亚迪极为紧张,连反击的公告都只能通过消费者的爱国情绪来硬抗。

在政事堂看来,长城汽车此举,短期内对中国新能源汽车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是应该批评的,但是,放在历史的视角下,各行各业都会出现长城这样的企业,长远来看,他们却有利于中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自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战制造的对立以及随后新冠疫情冲击了全球的供应链,为很多中国企业缔造了护城河,很多产业也得以在监管庇护下崛起。

但是,随着中国今年结束了疫情,转向对全球开放,很多潜规则以及行业和行政壁垒,也都在逐渐被打破。

譬如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一连串的新闻弹了出来.....证监会核准设立了摩根士丹利期货(中国)有限公司,上海核准了Moderna(中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辉瑞宣布杨蓓女士被任命为疫苗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

摩根大通、摩根史丹利以及辉瑞、Moderna作为民主党的垄断级大金主,伴随着我们商务部长的访美,也已经开始了全面登陆。

接下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新的外资巨头进入,缺乏海外抗体的垄断行业都将遭受一轮冲击。

因此,比亚迪这样的行业龙头,先被“自家人”挑挑刺儿,未必是坏事儿,就当打了针疫苗,反而会在出海与国际巨头的博弈中,提前拥有抗体,适应西方的攻击套路。

随着中美开始解冻,对过去几年监管的溺爱和垄断市场,我们不必再心存幻想,接下来,我们的中国企业,就是要挺直了腰板,用我们的拳头,在国际市场上跟这些资本巨鳄硬刚。


文章来源: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MzU1ODAwOQ==&mid=2650396832&idx=1&sn=d8a6154e3021df18aa34f3888bcdd3e8&chksm=833427b6b443aea0fbf4b5e6dd02cf95f778094f2426565e0302da60ace0ad0f7de7beeae074#rd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