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篇逆向工程文章,作者在某个关键环节用了春秋笔法,有意无意略了一些关键细节。初看觉得说不通,按自己对OS的理解增加一些调试步骤,在此过程中踩了些坑。后来搞得烦了,也是觉得能尝试的都尝试过了,可能就是无解,作者可能在忽悠,开始放弃。逆向工程陷入思维定势后很容易精准踩坑而不自知,以至于怀疑自我、怀疑人生。 我有个习惯,即便失败,也要记录失败前的「所有」尝试过程,即便下结论作者在忽悠,也要写下我做了哪些实验才推断他在忽悠。写这些东西时,并不会因为是失败案例,而随意写两笔,一样很严谨,严谨到所有约束条件、操作顺序均实践最后一次。这算不上最后的挣扎,就是单纯地收尸、火化、装骨灰,我有洁癖,不喜天葬。虽然非常之枯燥无味,但一定要做完这些,给画个句号,哪怕是不完美的句号。 许多人可能理解不了的是,这其中会有个微妙的差异出现。严谨记录带来新的有序,在新的有序中,有更提纲挈领的视野,进而「可能」跳出旧的思维定势。许多人理解不了这种微妙差异,更别说从实践中获益。 而我不是许多人,这次也不例外。收尸收了大概半个小时之后,突然,诈尸了,意外看到符合理论预期的输出,惊喜。不知这是第多少次在放弃的最后时刻反转,在收尸中诈尸,反正这个计数器又一次递增了。 这其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不只是学习态度。虽然智商在下降,记忆在衰退,但这种行为模式或许能坚持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