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和《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蓝皮书在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正式发布。蓝皮书由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牵头编撰,聚焦互联网发展的新动态、新趋势、新变化,回顾成就、总结经验、分析形势,为全球互联网发展与治理提供思想借鉴与智力支撑,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重点展示了一年来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新情况、新进展、新成效。一年来,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作用凸显,5G、IPv6规模部署、算力总规模等多项指标居全球前列;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数据管理体制更加完善,数据基础制度和数据资源体系加快构建;数字政务协同治理效能普遍提升,数字公共服务普惠便捷,“数字为民”成效彰显;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基本建成,网络生态持续向好,网络空间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产品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多姿多彩;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力度加大,数据安全治理基础不断夯实;中国对人工智能治理的实践探索走在世界前列,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网络法治化程度不断提高,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重点领域网络立法取得突破;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深化拓展,积极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有力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稳步推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报告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发展总体情况进行了评估,其中,广东、北京、江苏、浙江、山东、上海、福建、四川、天津、湖北等位居全国前列。
《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立足全球视野,着力客观、科学评估世界互联网发展情况。一年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逐渐成为大国关注焦点;信息技术创新引领社会变革,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新兴技术进入发展快车道,全球技术合作遭冲击破坏;数字经济成为发展强劲引擎,在全球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多国强化顶层设计和布局;政府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成趋势;新技术赋能媒体融合,全球数字娱乐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网络安全威胁升级,各国积极布局增强网络安全能力;网络空间法治化趋势明显,多国不断推出细分领域立法;网络空间碎片化程度加剧,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治理引发全球关注。报告对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的互联网发展情况进行了评估,今年排名前十的国家为美国、中国、新加坡、荷兰、韩国、芬兰、瑞典、日本、加拿大、法国。报告对21个欠发达国家互联网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其中老挝、缅甸、安哥拉等15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互联网应用发展速度增长率高于所选发达国家平均增长率,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带一路”倡议特别是“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对这些国家互联网发展的拉动作用。
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负责同志表示,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作为网信新型高端智库,始终致力于世界互联网领域的前沿科技、创新应用等重大问题的研究,愿同世界各国互联网领域研究机构、高校、智库等各方面一道,加强交流合作,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动互联网发展造福人民贡献智慧和力量。
网络攻防进入智能化对抗时代
当前全球网络空间安全态势复杂紧张,持续不断的网络攻击已深入到各个领域:勒索软件、数据泄露、高危漏洞、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高级持续性威胁等问题呈现出新的变化。《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中提到,随着通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卫星互联网等新技术高速发展,网络攻防进入智能化对抗时代,低成本自动化的新形式网络攻击层出不穷,太空网络逐渐成为网络攻防的新空间领域。
为了应对这种日益增加的网络安全风险,各国都在加紧布局。2022年以来,多国优化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管理机构。2023年1月,美国国务院设立“关键和新兴技术特使办公室”,为美国务院处理人工智能和量子信息技术等关键和新兴技术的方法提供更多技术、政策、外交和战略支撑。同月,俄罗斯设立数字身份识别技术协调委员会,将确定俄罗斯联邦生物识别技术发展和统一生物识别系统发展的战略方向。作为负责欧洲国家间网络危机的合作组织,欧洲网络危机联络组织网络同月正式成立。韩国国家安保室成立政策咨询委员会,为韩国政府提供包括网络安全等国家安全领域的政策建议。英国宣布成立国家保护安全局,以提高英国应对国际威胁和恐怖主义的抵御能力。印度政府也将建立“数据大使馆”,以解决数据存储和数据跨境流动的问题。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在“网络安全建设”一章介绍了中国一年来在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勒索软件向以攻击企业为主同时具备数据盗取功能的方向发展;DDos攻击持续增长,其中100G以上的大流量攻击涨幅明显;APT组织针对我国重点行业领域的攻击活动仍旧保持较高热度;数据泄露呈高发态势;云计算等新技术、新应用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对于大模型等新技术带来的安全挑战,参加本次乌镇峰会的一位不具名中国网络安全专家称,首先还是要看最终目标,我们基于大模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审核,肯定会给我们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但在此过程中,支撑它的底层还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这些技术的演进过程中,被攻击或有安全漏洞的地方也会增加,但从国内发展过程来看,从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规范等方面已经做了很多架构上的预想,只要按目前总的国家规划以及行业政策往下走,大模型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应该是有安全保障的。
来源:中国网信网、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