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三问希音:图个啥?
2024-2-6 18:31:4 Author: mp.weixin.qq.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91 收藏

近一个月,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官网发表系列报道,揭开了电商巨头希音(shein)的神秘面纱。

近来,希音把总部搬离中国,创始人改换国籍,总公司在新加坡注册逃避国内监管;秘密向纳斯达克提交上市文件,从供应链到设计等环节“跟中国划清界限”;即使经过了这样的改造,仍然面临美国政府机构的重重阻力,近期在私人市场的交易估值,相比顶峰期的千亿美元,已经腰斩。

第一问:这么着急跟中国划清界限,你到底图个啥?

根据国外媒体报道,在202311月,希音被爆出总部已经搬离中国,在新加坡重新建立总部,从而在资本层面看起来完成“脱中入美”。并且向纳斯达克秘密交表(秘密上市流程),估值超过660亿美元。

人民日报指出,通过股权的层层设计,希音把自己从“中国公司”成功变成了“新加坡公司”。律师表示,希音搭建境外控股主体后收购境内实体,必然会涉及中国的外汇管理、外商投资申报、数据出境合规等规定。目前看来,这些问题在理论上都应当得到了有效解决。

希音的业务和流程没有改变,只是原大股东放弃了中国国籍,公司从内资变成外资,公司所在地从广州变成了新加坡,这几个变化帮助大股东资产、身份与公司权益完成了“去母国化”

同时也指出,企业需要意识到,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用户群体,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把根留在中国,对企业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句话也是司马特别想说的,做企业真的要想清楚,你的根在哪)

第二问:绕不开的海外监管,希音秘密上市遇阻

体引述英国天空新闻说,由于在纳斯达克上市遇阻,希音正在和伦敦证券交易所谈判,希望改到伦敦上市。但英国方面的态度是,即使改到伦敦上市,监管要求也不会比纳斯达克轻松多少,而且也不能在英美同时上市,跟希音方面的谈判底线相差甚远。

根据报道,在向纳斯达克提交上市文件之后,已经过去了两个月,希音在这上面的进展不大。相反,美国立法机构向希音提出了更多要求,比如要求其披露“不存在强迫劳动的证据”。8月,美国16个州的总检察长联名致信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审查希音的供应链情况。

看来,无论是在纳斯达克,还是在伦敦上市,希音都面临着欧美这个最大市场越来越严格的监管要求。

第三问:希音IPO陷入困境,有股东折价30%变现

根据彭博社报道,希音的老股东们,正在以450亿美元的估值在私人交易中出售希音的股票,这意味着,老股东们严重不看好希音“与中国划清界限”之后的IPO前景。

2022年巅峰期,希音的估值曾经高达1000亿美元。即使按照20235月最后一轮融资的估值(Pre-IPO),希音也有660亿美元,现在的估值已经比那时候低了大约30%

阻碍希音在美国上市的主要包括:

(1)知识产权风险:在2023年的夏天,在遭到H&M起诉的同时,美国也有三名独立设计师克里斯塔·佩里 (Krista Perry)、拉里萨·马丁内斯 (Larissa Martinez) 和杰伊·巴伦 (Jay Baron)在加州起诉SHEIN侵犯版权和违反《反敲诈勒索及腐败组织法案》,目前至少有上百起知识产权官司在进行中。

(2)美国监管机构对中国公司的偏见:不管希音怎么“脱中入美”,在美国人的眼里,他就是中国公司。而且事实上希音是植根于中国的产业链、原材料、反应能力基础上的电商公司,离开中国产业链的支持,很难想象希音还能保持现有的增长速度和快速反应能力。

(3)随着IPO过程的无限延长,老股东的耐心会消耗殆尽,从而在内部瓦解希音员工的斗志。

感想:中国公司走向全球,不能靠跟祖国划清界限

每一个公司走向全世界,成为真正的世界级公司,都是复杂而艰辛的过程。

不光我们是这样,一百年前的美国公司,成功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同样也走过了这样艰辛的路。

(希音位于加拿大的实体店)

就像日本汽车在美国开拓市场,中国电器出海走向美、日、欧洲,以及近来,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高科技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都是这样。

面对我们质优价廉的产品,发达国家最常见的抵制手段就是那么几招,要么是“仿冒抄袭”,要么是“低质低价”,要么是抹黑中国“血汗工厂”,这些招数他们都在华为、阿里巴巴身上使用过,失败了。

但希音不知道为啥,随着别人的指责,步步后退,你嫌我是中国公司,我就给自己披个“洋皮”,雇几个洋人高管当招牌,自己把自己的根拔掉,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但在我看来,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比如我们的互联网、我们的电信设备、我们的新能源和太阳能,都是成千上万从业者辛辛苦苦一手一脚干出来的,勤奋做出来的。

以前我呆的互联网公司,有个台湾同事,一年365天,他出差270多天,而欧美那些公司恨不得天天放假,竞争力怎么会比得上我们?(当然,我也反对对员工无底线的压榨,996式加班是不可持续的)

现在那些拥有海外眼光的公司,基本上都沿袭了中国公司的风格,植根于中国供应链,做产品的本地化改造。他们知道中国市场、中国产业链的支撑是成功之本。

从来没有一个从中国发展起来的公司,靠“跟祖国划清界限”获取成功。

从来没有。

---------------

参考资料:人民日报海外版、澎湃新闻等

--------------

写在后面:

我已经连续写过几次希音,因为他悄悄崛起,行事低调,主要市场在欧美,总部在中国,是个纯正的中国公司,又是个快速发展的全球化公司。他走向海外的经验和教训,是十分值得我们借鉴和吸取的。

可能是我的观点让某些人看着不顺眼,于是每次我一发文,就会在后台投诉。

但我觉得我写的东西,在事实上是站得住的,在逻辑上是说得通的,投诉不能改变我的观点。

司马说希音之一:《跪地求饶,无法解决中概股的血统问题》(本篇在公号被投诉删除,其余平台幸存)

https://www.sohu.com/a/744341586_116815

司马说希音之二:逃避中国监管的希音,在美国二选一陷入泥潭

https://www.sohu.com/a/749849587_116815

大家可以看看,谢谢。


文章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ODYwNTE4Nw==&mid=2247488037&idx=1&sn=b1ed2ebf2bf41350c1c4d0f1c9b9f205&chksm=eca21dc9dbd594dfebf2d04ef38b51fae789f2af6e2b19aa061ed0364f17eca63e04deeb72ee&scene=58&subscene=0#rd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