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的常识
2024-7-17 01:13:12 Author: mp.weixin.qq.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0 收藏

在我大学毕业之前,我们家族里面没有人是公务员,清一水的生意人。生意放在今天我们管这叫创业,董事长创始人CEO名称高大上了许多。一个挺有意思的对照就是,我媳妇家里那边基本都是公务员,也不知道门不当户不对的怎么就在一起了,后来跟着我一起放弃稳定的工作辞职创业,也挺不容易。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没人带,我妈推着自行车带着我,车上挂着篮子,进一些糕点之类的零食,沿街叫卖。居民区小巷子,学校等门口都是我们提留的地,每次到学校门口还有很多哥哥姐姐跟我聊天。每天晚上回家,我妈就把挎包的钱拿出来数一数,把现金部分减去早上的初始资金,再加上一天下来花掉的钱,就是今天赚的钱。

我妈跟我媳妇一样,主要是没嫁的好,注定一辈子都在照顾家里的老头子。我妈跟着我爸,一方面是当时听说我爸是城市户口,并且在一个好的国企上班;另一方面是死缠烂打,以死相逼。对于一个从小割猪草插秧的乡里妹子来说,找个城里人嫁了,是脱离贫困的捷径,每个月的粮油票虽说吃不了多饱,但也饿不死了。

嫁过去之后我妈就发现上当了,我爸的那点工资给他自己吃饭买烟后根本就所剩无几,到我带着违反计划生育的光荣标签出生的时候,可想而知家里的情况有糟糕。我妈脑筋动得快,想想这么下去不是办法,还不如自己做生意找出路。于是她就看着什么东西好卖,到哪里有人买。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妈都是去进蛋糕卖,最初她去打听进货渠道,别人都不愿意告诉她,于是她就自己骑车到处问,一直到找到进货的地方。

这一点我是很久后才反应过来,从小我妈给我带来的在创业上的影响远比我想象中要大得多。她经过了一段时间实践,慢慢也找到了一些自信,赚的钱比我爸只多不少,养起我们家日常开销够了,直到这时候我妈才真正独立了起来,你就看他们吵架,我妈底气都足了很多。

后来我妈就从自行车变成了摩托车,从流动式的行商变成了在菜市场有自己的固定摊位,从单一的蛋糕品类到了有饼干元宵年货之类的。她并不是自己做食品,而是低价买高价卖,我凌晨5点跟她去拉回过最早一批刚出炉的香气四溢的蛋糕,也独自骑着摩托车去成箱成箱的进饼干糖果,晚上从学校回来跟着我妈把遮阳伞扛回家,把没卖完的食品用三轮车推回家。除去现金部分赚的钱,我们偷吃的糕点也属于赚的部分,更不用说她拿着糕点跟其他人换水果,换卤菜之类的了。

我曾经认为低价进高价卖好像并没有创造什么价值,所以我帮着看摊的时候只管看我的书,心理巴不得没人来问价格和买东西。至于什么科技报国这事在当时也没敢想,只是觉得以后应该读完书念完大学就会从事科研一类的工作吧。毕竟在我看来,科技总会比单纯的劳动力要更有发展前途。只不过兜兜转转,发现自己还是回到了商人本质,唯一的不同是,我们自己生产了带有科技属性的产品,把知识变成了网络空间的商品而已。

我妈个体经营了一辈子,把我们姐弟两都培养成家后,自然就进入到了退休的阶段,种种地跳跳舞。我和我姐就是她一路上的合伙人,只是我们不拿工资,把收入全吃到肚子里了。她精打细算,成本要控制住,要卖毛利高的产品,还有就是选择一个竞争不激烈的摊位很重要。她说,做生意看着没留下什么现金,但是我们吃的喝的住的一点一滴都是从这生意里面挤出来的。她也说要勤劳要善良要努力要争气,即便是收到假钞或者生意不好,一天下来根本没赚钱,她总是让我们乐观地面对。

现金为王这件事情看着这么明显的事情,在经济形势大发展的情形下,变得非常模糊。因为遍地是投资,遍地是钱。前二十年,拿投资方的钱花一把,是几乎所有科技创业者的首选。时代的红利带来的效果就是:当年你做死地买房就对了,躺在那,过几年就翻。曾经华为同事跟我说离职,因为工资远不及投资房子的收益,那时候股市也是疯狂期,他要专心打理。我属于后知后觉型,我跟不上这些短期红利,但是我很清楚的知道长期红利在哪里。

我们这批考出来的娃,心比天高,立志要做出一番事业,选择的方向大多是“创造一个需求”,而不是迎合市场的需要。因为我们认为“如果福特当年问大家想要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大家会回答他一匹更快的马!” 这也导致很多企业包括上市公司,一大片是看上去很美的亏损型企业。大把大把现金投入研发,如果不是投资方续命,很多企业也活不过5年。现在没有客户不用担心,公司工资照发,继续烧钱,船到桥头自然直……这些想法就是前些年的真实写照。

这个时代给了我们很多红利,如果单纯从收入部分来说,我们在任何一个公司呆着,都会比老家的条件好太多倍了。跑大厂呆着、买房基金、拿投资创业,这些我身边的朋友好像大部分也都活得风生水起。这是时代的红利,你跟着潮流走就好,以前吃不饱的情况现在很难看到了,我们听到更多的是“营养过剩”。长辈们说我们太浪费,殊不知浪费就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伴生品。我们希望国富民强带来的大增长能够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建国这几十年,我们从贫穷到富裕,从不自信到自信,从卑躬屈漆到傲首挺胸,这就是生在中国的红利,无论如何你都无法否认这一点。

任何事物都会有周期,就好像突然双十一变成全民狂欢,又突然没有了声音一样,我们的人生会起起落落,更何况是经济周期呢?我们的发展总有一些“贵族”是看不惯的,于是科技上经济上不断地打压和围困,希望我们也就从此没落下去。不给我们用芯片,不给我们用人工智能,不让我们出去做生意,这都是我们正在面临的问题。

虽然这些看似跟我们没有关系,其实离我们并不远,虽然我们反应有滞后,不过时间过了两年,创业企业一片哀嚎,本来还没进入盈利阶段,客户进一步收缩预算,市场没有新的资金,甚至老的投资方还要回购……一系列操作下来,很多创始人也就做好躺平的准备了。

现在教育上有“强基计划”,培养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技术人才,产业上也在大力推行“专精特新”创新企业。我们首先要承认在很多科技方面,我们还有一段不小的差距,你必须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完成这种差异的补充,才有可能让自己有话语权,因为只有自身强大了我们才能换来高速发展的和平年代,这种强大尤其体现在自主科技创新方面。

这何尝又不是一种红利期呢?因为我们都知道科技创新是国家战略的主旋律,你只要做出来行业内领先的技术,总会在合适的时间得到发挥的空间。以前我总觉得wps不如office,今天再看我觉得完成平替没什么问题,如果永中office撑到今天,会不会也是不一样的风景?再比如之前我们看到很多信创产品,功能少性能差价格还贵,一个一个都揭不开锅,这两年你再看,越活越滋润。更不用说那些芯片公司和操作系统的公司了。这种红利在大家的叹息声和抱怨声中被掩盖掉了,大家看到了风险,缺忽视了机会。消费降级,那拼多多不还是把利润做到超过了京东淘宝嘛?一方看到的危机对另一方而言就是极大的机会。

我前一段时间跑客户和封闭开发,内部抓管理,一些人随波逐流的心态比较明显,连基本的动作都不做了,连基本的常识都没有了。创业者尤其是科技型创业者,但凡不是骗子,你这时候应该反应过来了,是时候给大家打鸡血了,走出去,去对标世界上最好的品牌,你可能短时间内做不到超越,但是你要看到国内对于“平替”的需求有多旺盛,你差一点贵一点市场都要,这不是送钱给你发展吗?

我们忘记了几年前我们是有利润的公司,我们迷失了两年时间,一个关系型的商业社会对我们这样的公司来说相对而言是困难一点的,但是今天显然不是,既然国家需求那么旺盛,为什么不把自己的技术打磨地更好一点呢?以前你做的好我不一定买你,今天但凡你有一点差异性,我发现还是很有机会的。我们去年不如前年,前年是我们的高点,今天半年过去,我们的人员规模少了,但关键财务指数都创新高,这不恰恰说明了很多问题吗?我们目前只能说让自己往健康的方向发展,远不能说自己就起飞,只是起飞这件事,可能比我们预期的要更明显一点。

什么叫常识?一)现金为王,不赚钱的生意不要做,有收入没有毛利的事情少干。二)抓住科技属性,生意再难做有科技属性在你就有希望,一定要差异化,一定要接受市场的洗礼;三)提升内部效率,打通前后场,资源有限,各部门统一目标非常重要;四)重拾信心,抓住红利期。

如果今年我们又回归盈利了,我再跟大家同步,到时大家就更不用担心了,我们这样细分的网络安全领域都能回正,大家就知道国家和市场对于越来越高质量的产品和技术需求。我依然看好华为,看好大疆,看好智谱清言,看好龙芯,看好比亚迪,看好宁德时代,我也看好奇安信。

我妈说别人是人你也是人,别人能做到,你也能做到。我看见她生意不好的时候,也看见她生意好的时候数钱时会给我们一些零花钱,当然最后的结果总是好的。我们作为个人,都是子女也是父母,都需要赚钱养家,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选对行业选对公司,自食其力,不断成长,持续收获,如果还能给国家做一些贡献,岂不美哉!


文章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Q5NjM5NQ==&mid=2651626398&idx=1&sn=a8346a85f2a93c0083086d8337c2b0f2&chksm=bd7ed17a8a09586c3dc4c2c42ee049ca717901aa2b502fafb578bc58d800a76d738708823bf1&scene=58&subscene=0#rd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