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网络,我觉得写的挺好,踏踏实实按照本文来操作,比你刷半天抖音,学一堆所谓的“秘籍、技巧”要有效。如有疑问,欢迎在评论里提出。4、条理清晰, 合乎逻辑。(让人读着顺畅, 有一气呵成之势)唉, 老师怎么让我和他坐一个桌呢?她可是我班最凶的女生啦!就因为这,大伙都叫她“虎妞”。——《同桌》我和阿敏的交情可不一般——初中三年的同桌。对她, 我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同桌》她, 长得真丑:黄瘦的脸;尖尖的下巴;淡得几乎看不见的眉毛下, 一双细眯的眼睛;鼻子扁而大;一口参差不齐的牙齿, 略有黄色……唉!甭提了, 她的外表真不符合这么动听的名字——祝丽丽。——《同桌》新学期一开始, 我就注意到一个问题:我们班三十三名男生, 二十七名女生,男生两人一桌恰好多一名, 女生亦如此, 必将出现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同坐一桌的危机。可万万没想到这个危机会降临到我的头上。——《同桌》“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会惦起/曾经最爱哭的你……”一曲悠扬的《同桌的你》 从路边音像书店传了出来, 那带着绵绵情思的乐曲, 把我的思绪带回了三年前的时光……——《同桌》朋友, 就是我可以为他献出真挚情感的人;朋友, 就是我可以对他付出全部信任的人;朋友, 欢乐时与我分享, 危难时与我同行。人生中没有朋友, 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我就有着这样的一个好朋友。——《朋友》无沿无边往事如烟, 随着时光的流逝, 大都渐渐淡忘, 而那双眼睛, 怎能使我忘怀?培根说过:“无真实朋友之人, 可以谓之真可怜而永陷于孤独生活之人。”他的话道出了朋友的重要。是的, 假如一个人丧失了友情, 他简直无法生存在世界上。——《朋友》随着岁月 的流逝, 许多人渐渐被我淡忘了, 然而, 有那么一双眼睛, 一种声音一个身影, 至今萦绕在我的心头, 久久不能忘怀。——《朋友》当我们乘着离开国防教育学校的时候, 不知道为什么, 泪水竟然在我的眼眶里打转。难道是留恋吗?是留恋那一段虽苦虽累但充满活力的生活, 还是留恋那待人苛刻却真诚亲切的军人, 我们的教官?——《朋友》例:2005 年海南省课改区材料半命题“我生活在中”满分作文《我生活在挑战中》 。在开头摆出论点后
从“挑战自卑”
“挑战惰性”
“挑战嫉妒心”
“挑战贪念”
四个角度分层论述了挑战的四种对象。
例:2005 年湖北宜昌以“美”为话题的满分作文《小街真美丽》 采用的提示段式。开头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 写自己对小街宁静与陈旧的厌恶。
中间从三个方面赞美小街。
一、小街是美的, 美在自然;
二、 小街是美的, 美在和谐;
三、 小街是美的, 美在古朴;
最后以诗化的语言结尾。
例:2005 年广东深圳半命题“的味道”的满分作文《江南的味道》 也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写“多情的江南, 让多少文人墨客梦萦魂绕。
中间根据所学诗歌写了四块:
一、 江南的味道是清水的甜味;
二、 江南的味道是初恋的苦涩;
三、江南的味道是离乡的酸痛;
四、 江南的味道是怜悯的苦楚。
最后是总结全文。
如果把开头比作“爆竹”, 那么结尾就有如“撞钟”。古人说过:“好的结尾, 有如咀嚼干果, 品尝香茗, 令人回味再三。 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 但作者仍不放心, 偏要哆嗦几句, 把无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待, 把本可悟出的含义一语捅破。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 态度, 大喊着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口号, 这种结尾大煞主题。结尾意思已经明了, 却迟迟不肯收尾, 冲突了文章的主题。由此看来, 中考作文的结尾显得特别重要, 如何写好结尾, 提高考场作文的质量呢?这种结尾方式, 就是在文章结束时, 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 把主题思想明确表达出来, 或者在全文即将结尾时, 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 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画龙点睛式”。 如中考作文《特殊答卷》 的结尾:“6 年过去了, 这份特殊的答卷一直珍藏在我的抽屉里。我要让他时时刻刻告诫我:知识是容不得半点虚假的。”篇末借助精炼的议论亮出题旨, 给人深深的启迪。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 写出既呼应开头, 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 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 产生一种首尾圆合、 浑然一体的感觉。 如《一件珍贵的衬衫》 , 开头写了“在我的家里, 珍藏着一种白色的确良衬衫。”结尾写道:“四年来, 这件珍贵的衬衫, 我精心地收藏着, 没有舍得穿它一次。”《白杨礼赞》 结尾与开头呼应道:“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 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 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 引起读者的共鸣, 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结尾方式主要用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 也可用于说明文、 议论文的写作。 抒情议论式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所以采取这种方式结尾比较自由, 好的“抒情议论”式结尾必然油然而生真情, 给读者以真实感、 充足感。 “记得有位诗人这样说:\\\\\\\\\'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是呀, 让我怎样感谢你们, 爸爸妈妈。你们赋予了我生命, 你们赋予了我力量, 你们赋予了我幸福, 而我却无以回报。有一种感觉叫做幸福, 有一种幸福叫做感动。我明白你们的含辛茹苦, 我懂得你们的满心希望, 我将尽我的力量给大家幸福, 让大家学会感动!”用名言、 警句、 诗句、 俗语、 歌词等收尾, 着意于引申文章,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它往往出现在散文、 记叙文、 杂文的结尾, 用三言两语,表述出含意深刻的、 耐人寻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内容, 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心中,起到“言已尽, 意无穷”的效果。如:《驿路梨花》 结尾写道:“驿路梨花处处开。”如《我多想拥有你, 童年》 的结尾:“\\\\\\\\\'假如时光会倒流, 我愿回到童年的时候,妈妈你是否依然站在小屋的门口……’歌声依然那样清脆、 悦耳”。即结尾勾画出鲜明、 生动的形象, 有镜头感, 洋溢着诗意。如考场作文《小鹦鹉, 你飞吧》 的结尾:“它去了, 穿着一身彩衣, 向着广阔无边的属于自己的天空飞去了。”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 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 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 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 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 这样的结尾谓之“自然结束式”。 它完全避免了文章画蛇添足、 无病呻吟的结尾毛病, 显得单纯明快、 朴素无华, 在中考作文中得到广泛运用。作文考场气氛紧张, 竞争激烈, 不可能过多地讲究什么“式”, 什么“法”。 只要富于激情, 挥洒自如, 写到哪里就是哪里, 能充分表情达意就是一篇好文章, 但讲究“自然”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 马虎草率, 而是顺着文思发展的自然趋势结束全局。如《我的老师》 一文的结尾:“可惜我没上完初小, 就转到县立五小上学去了, 从此, 我就和蔡老师分别了。”全文字里行间处处体现了作者对蔡芸芝老师诚挚深厚的感情, 处处体现出作者对蔡老师的想念。 这种结尾的分别, 更深刻地表达出作者对蔡老师的感情。这种方法是透过现象, 揭示本质的方法。升华主题要恰如其分, 要恰到好处, 不要随意而发。 如《回忆我的母亲》 的结尾:“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 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 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 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 但是, 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 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 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 一定能做到的。愿母亲在地下安息!”作者在结尾把主题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由爱母亲推而广之到赞美中国普通的劳动人民, 立意深刻。
文章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ODYwNTE4Nw==&mid=2247488301&idx=2&sn=1a7e0653915ef125d51f356046ef3bb2&chksm=eca21cc1dbd595d7fa5665f847fd51440d62ea3f495997ae29184292afb10bbedd93021a4a9a&scene=58&subscene=0#rd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