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速递 058 | 你没见过的社区文章、一周最热评、派友在用的电纸书
2024-8-20 16:47:0 Author: sspai.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10 收藏

社区速递 058 | 你没见过的社区文章、一周最热评、派友在用的电纸书

除了首页时间流和侧栏的精选展位,少数派 Matrix 社区还有很多优秀内容因条件所限无法得到有效曝光,因此我们决定重启 Matrix 周报,并在此基础上添加更多社区内容、作者投稿新玩意呈现给大家。


一周热评

来自文章《工具分享|能提升办公效率的微信输入法》

Luoka (+3) 深度使用一年多,看着功能逐渐丰富完善,非常推荐。

之前一直使用原生键盘,一开始切换可能不太习惯,用过之后再用原生,简直降维体验,尤其是横屏输入的时候(玩手游时候横屏打字多),微信键盘的布局会舒服很多,其他第三方键盘没体验过,感觉应该也会有这方面的优化。

另建议使用时关闭触感强度(或调到最低),默认触感说不出来哪里不好,但总感觉不太舒服。

来自文章《开源免费的跨设备粘贴板应用, Paste 平替?还支持 Windows / Linux !》

PM3 (+0) 我最近一直在使用 clibor(个人认为是目前最简洁优雅的历史剪贴板工具,Windows 和 Mac 双平台)+微信输入法(用于全平台同步),体验非常丝滑,有兴趣的可以试试。

来自文章《如果不是生产力——Redmi Pad SE 轻体验 》

薄荷糖渔港和灯塔 (+1) 我也是需要一个能看网课视频的大电池平板,偶尔微信阅读,对比下来满足需求又全新的,能省心买的就是这款。去掉七七八八的伪需求,明确真需求再找产品,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情可太爽了。

来自文章《不买可以先收藏 15:如何做一锅好吃的米饭》

黑山白鸮 (+12) 我有一阵子专门研究过「怎么煮出颗粒分明但是又软糯的米饭」,换过几个电饭煲,甚至买过蒸笼。

但是不停实践后我发现就用普通的电饭煲,放热水泡过的米,再加俩滴油就行了。

酥糖Sugar (+4) 喜欢吃颗粒感分明的朋友推荐个湖北的国宝桥米(水放多了有点像自热米饭的口感但是很香),口感很好,个人特别喜欢吃😋

来自文章《新玩意 191|少数派的编辑们最近买了啥?》

阿默 (+19) 💡把这么多期里女友赠送给 Tp 的新玩意儿整一个合集,可以在逢年过节、初一十五 or 今天看男友特别顺眼的时候,完美解答「到底还能送男友啥东西」这种困惑…

来自文章《一台更实用的「iPhone」:小米 14 半年体验》

落楼听雨 (+28) 双持了9个月。只能说澎湃个鬼。

Eucalyptus3 (+11) 同样iPhone 小米双持,甚至连问题痛点和心路历程都是一样的。需要骚扰拦截,种草超大杯影像,以及被澎湃OS折腾得不轻😂

来自文章《蝴蝶终飞去:蝶式键盘的前世今生》

硅谷 (+1) 好文~ 忍不住评论:

蝶式键盘那种独一无二的手感真的很看个人喜好,喜欢的人爱不释手,不喜欢的人嗤之以鼻,我就是前者。

可能因为我不是文字工作者,敲钢板的手感在我看来并不重要,反而让我感知的特别明显的一点就是稳。这点是在我第一次用到 2016 款 Macbook 12 inch 的时候,拿到它感受确实惊为天人(没错,虽然它是个美丽废物,但是我拿到它的那一刻脑子里的形容词就是精致、优雅)。蝶式键盘的稳稳的反馈感再加上 12 寸 mac 超薄的设计,我的上一台联想笔记本相比,简直就不像是同一个世纪的产物,松松垮垮的长键程很容易给我一种廉价的薄膜键盘手感。

后来因为 12 inch 的 MacBook 实在不方便工作,屏幕太小,就换成了 2019 款的 Macbook Pro 13 inch(应该是文中提到的最后一代蝶式键盘了,因为印象中 2020 款的 mbp 13 inch 就换成了剪刀式键盘)。从我使用了几年的情况看,没有出现过任何的异常。我因为太喜欢这个键盘的手感,所以基本不怎么使用外接的机械键盘,也不会给键盘盖一个「键盘膜」,导致长期使用键盘很快就打油了(这点苹果的键盘真的恼火)。后来苹果推出了键盘保修计划,说 2019 款的是可以免费换新的,我就在直营店把整个键盘更换了,满血复活~ ,并且让人很惊喜的是,当时连整个笔记本的 C 面和 D 面外壳全部被换新了。

文中可能没有提到的一点是,苹果在更换了剪刀式键盘后,本身每个键就厚不少,而且 ESC、Touch ID 也都从 Touch bar 分裂出来,左右方向键也缩短了。这在我看来,一体性和美观性又打了不少折扣。

尽管现在主力机已经是 2022 款的 MBP 了,性能已经全面领先了当年那台 2019 款,但是我到现在还留着它当备用。有时候在开盖后会感叹,都过了这么多年了,Jony Ive 的工业美学依旧还是很能打的。

来自文章《我的背包进化史》

Hillsomec (+6) 之前在换包空窗期时也差点选择了光影行星,这个品牌给我的感觉就像是班上最会生活的那个同学一样(存一抽屉麦当劳优惠券、水笔芯每支用到全空、甚至会改装自己课桌椅那种),无奈实在喜欢不起来表面亮面的质感,我记得 Aer 的 Tech Pack 也是这种材质。

社区摘要

作者的新玩意

为了让作者的投稿尽快与广大读者见面,我们调整了《新玩意》栏目中作者投稿部分的呈现方式和周期,作者投稿的「新玩意」后续会迁移至本栏目。投稿渠道与奖励方式仍与以往完全一致,详情参见文末。我们相信新鲜火热出炉的分享更能赢得大家的喜爱,也欢迎广大读者朋友们踊跃投稿。

@化学心情下2: 群晖扩展柜 DX517 + 西数 4TB 紫盘

  • 入手渠道:京东
  • 入手价格:6849 元

之前拿到飞傲的多媒体网桥 SR11 的时候,因为需要测试,我就重新把 Roon 翻出来折腾了一番。这一折腾不要紧,原来 Roon 原生是不支持我之前翻录的 AAC 格式的音乐,需要自己导入解码器才能支持,倒是原生支持 FLAC、ALAC 这样的无损数字音频格式,看着自己当时买的 DS218+ + 3TB 的 NAS 组合以及满柜架的 CD 唱片我陷入了沉思 —— 要么就是现在就去换 8TB 的机械盘一次性搞定,要么就是再买个扩展柜把容量扩充出来,考虑到硬盘直接一步到位价格不菲、另外如果损毁代价过大(只能放在一个存储池中,损毁的话会影响其他业务),我决定还是单独买个扩展柜创建新的存储池来的更安全可靠一些。

事实上因为自己之前 NAS 是 DS218+,实际上可以选择的方案并不多 —— 换更高容量的硬盘已经被我 Pass,就只剩下扩展柜这一条路,好在 DS218+ 有一定的扩展能力(相比后期的 2 系机型,218+ 的可扩展性非常稿),是有一个 esata 接口在的,所以直接选择 DX517 这款基于 esata 的扩展柜似乎就成为唯一的选择了。

当然,如果仔细看 DX517 的产品介绍,你会看到对于 DX218+ 配合使用上会标注一行备注:「仅支持在单个设备上创建存储空间」,刚开始不太明白,后来经过 reddit 上一个大神的点拨才看懂是啥意思:所谓的跨不同设备创建存储空间,其实就是支持将原来 NAS 和 扩展柜中的存储盘整合到一个存储池中;而仅支持单个设备上创建存储空间,就是不能整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存储池是分为两个。而 DS218+ 就是只能分成两个存储池使用。不过这样倒是符合我的期望,因为我就打算将多媒体文件放在这个扩展柜中存储空间来单独存储。

理论建设完毕,接下来就是实践 —— 采购和购买硬盘,扩展柜 DX517 最多可以容纳 5 块 sata 硬盘,并且最为经济的阵列就是 RAID5,从性价比来说,6TB 或者 8TB 会让整个预算直接逼到 1W 以上,而我只需要凑出接近 16TB 的存储空间就完全够用了。反向使用群晖官网上的 Raid 容量计算器一拖动,4TB * 5 组合 Raid 5 可用空间是 14.5TB,满足需要完全够用,单块硬盘就定在 4TB 容量了!

接下来就是采购硬盘了,之前 DS218+ 我用的是 3TB 的西数 NAS 和 3TB 的 HGST 的 NAS 盘(后者现在就是合并到西数的产品线了),那么扩展柜当时首先想的也是要不也上西数的 NAS 盘,然后看了价格瞠目结舌 —— 4TB 的要达到 800 元一块;在其他品牌选择也不便宜的情况下,决定还是换成类似的企业级硬盘规格。

然后我就看到了海康威视和西数搞的合作紫盘 —— 想到监控的运行时长与之类似加上和西数自己品牌差不多的质保 —— 反正 Raid 5 损毁至少有一块硬盘备份,到时候换好后重建也不是多大的事情(只是重建 raid 时间很长),那就直接买紫盘开干吧!

买回来组装其实到没啥,DX517 整体体积和群晖其他五盘位的 NAS 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接口上 —— 因为不能独立工作因此也没有标准的 DJ45 网口,只有一个和 NAS 互联用的 eSATA 接口以及电源插口,将买回来的硬盘一块块的插入 NAS、然后关掉 NAS 并将其和扩展柜用 eSATA 线链接好,然后再通电开机,让 NAS 可以找到扩展柜中的磁盘即可。

开机 NAS 开机后直接登录 DSM 系统并打开「存储管理器」,如果没有啥问题的话应该可以在总览里面看到硬盘信息,一个是我当前的 NAS,一个是扩充设备,然后切换到存储空间 - 存储池,点击上方的创建 - 创建存储池来配置存储池属性,这里我选择 RAID 类别就是 RAID 5、然后硬盘来源选择扩充设备,硬盘类型选择 SATA HDD,点击下一步来创建存储池,这个过程其实非常漫长,我这里经过了近 12 个小时才完成创建。

创建好存储池之后再进行分区创建存储空间,等分区完成后,就可以进行管理了,由于我的首要目的就是将原先的多媒体文件移动到新的存储空间中,所以这里就直接在「控制面板」-「共享文件夹」点击「新增」来创建一个新的共享文件夹,这里再创建信息的时候,名称我尽量沿用之前的文件名,只是大小写有所修改,然后所在位置就选择存储空间 2,按步骤创建完共享文件夹后,我就直接在 File Station 中将原先在存储空间 1 的文件夹中数据复制到这个在存储空间 2 创建的共享文件夹中,后面就只要安静等待就可以。

其实数据迁移到新的存储空间操作并不复杂,主要其实还是和影音相关的一些套件需要重新设置,比如说 Audio Station、Plex、Video Station、Roon 等等,其中群晖官方这些套件,只需要先停止运行,接着在「控制面板」-「索引服务」里面将索引的文件夹修改成新空间下对应的文件夹,最后再把套件重启就基本上没啥问题了。

Plex 和 roon 就比较麻烦,由于考虑到还是要重新索引,我基本上都是重装后重新做了一遍配置,总之这部分配置其实花费了比较久的时间,加上本身群晖的硬件性能也比较拉垮,这些操作根本无法并行同时运行(CPU 直接跑满)。不过结果就是我原先的 NAS 机身的硬盘可用空间一下增加到了接近 2.2TB,这样未来我的无损数字音频更新计划就不用再担心存储空间不够需要再更换硬盘了。

总的来说,这一次临时起意的「激情下单」,终于让我不再有「NAS 容量焦虑」的烦恼了。现在我需要烦恼的可能是家中一整柜的 CD,我何年马月才能全部都翻录完成 —— 一时兴起的结果看来依旧是无尽的技术折腾……

@Brick713:Retroid Pocket3 + 开源掌机

  • 购买渠道:闲鱼
  • 入手价格:580

自从苹果调整了 App Store 对经典游戏模拟器的限制之后,‎一些火热的模拟器得以重新上架 App Store,但是个人在体验过了之后发现虚拟按键的形式玩一些老游戏体验实在有点差,于是打算淘一个开源掌机,在做了一些功课之后选在了机遇 Android 系统的 Retroid Pocket3+,体验下来基本符合自己的期望。

虽然东西购买自闲鱼,但是上一代主人还是非常爱惜设备的,整个成色非常好,没有什么包浆,而且前一任主人还自费升级了一些配件,替换了导电胶的十字键,加上霍尔摇杆,让机器按键质感有了保障,日常玩一些格斗类游戏,手指也更加舒适,不容易疲劳。

设备实拍

Retroid Pocket3+ 的外壳材质是塑料的,但不是那种廉价塑料,因此手感很不错,有一点亲肤材质的感觉。体型上比较像小一号的 Switch,重量 235 克,比较适中,双手握持舒适,长时间游戏也不会感觉坠手。显示屏采用的是 iPhone 同规格的 4.7 英寸 LCD 屏幕,对于长期使用 iPhone 的笔者来说,显示效果上挑不出什么毛病,没有不适感。

对比 Switch 体积

Retroid Pocket3+ 支持 TF 卡扩容,有先进的 3.5 毫米耳机孔,底部双扬声器,而且采用的是 USB Type-C 接口,可以说在接口上是非常现代了,不过虽然是双扬声器,但实际的音效很一般,而且扬声器在底部,容易被握持遮挡,效果就又要打折扣。Retroid Pocket3+ 顶部还有 MicroHDMI 接口,可以输出 720P 画质到显示器上,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

开源掌机最重要的还是游戏体验,Retroid Pocket3+,操作系统是基于 Android 11 定制的,做了横版操作的优化,可以通过按键和触碰进行操作,几乎没有学习成本,很容易上手。Retroid Pocket3+ 也做了一个自己的掌机桌面(前端),进入之后会展示所有的模拟器,界面也非常的美观,只要安装了对应的模拟器,导入游戏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同年的回忆了。

Retroid Pocket3+ 默认掌机桌面

除了 Retroid Pocket3+ 自带的掌机桌面,还有第三方的游戏前端桌面,在开源掌机圈比较有名的有大水杯、天马、ES-DE 等等,这些游戏桌面也有很多大神做好了游戏整合包和详细的教程,只要按照教程操作就可以轻松配置好模拟器,并且获得海量的游戏,需要的同学可以自行去 B 站找到相关的教程视频。开源掌机的乐趣之一也在于此,不停的折腾界面和内容,就像中年男人折腾 NAS 一样。

适配后的模拟器前端

本人拿到掌机这段时间已经重温了不少儿时的经典游戏,像重装机兵、炎龙骑士团、仙剑奇侠传、超级机器人大战,对我来说这台开源掌机我个人是十分满意,而且现在的开源掌机圈也是非常的热闹,有非常多的新机器源源不断,期待新人的加入,不过还是要理性购物避免被割韭菜,毕竟开源掌机的硬件性能都很一般,售价相对虚高,还是要根据自己的需求理性消费。

一派热议

在上期第 168 期一派投票《聊聊你在用的电纸书?》中,共有 1886 名派友热情参与,十分感谢!

竟有一半派友仍留在 Kindle;另外一半里,文石夺顶。

小和尚 (+87) 基本放弃阅读器了,微信读书打败一切了。手机上用微信读书迅速通读,再挑一点感兴趣的章节仔细看看,有必要就下手买一本纸质书。

李铭 (+23) 

关于电子阅读,说说想法,微信读书其实已经很好了,几乎整合了所有设想中的功能,比如在线传输内容,多平台同步,比较强大的资源库,比较好的阅读界面设置,轻度社交功能,按照这个趋势,我以后所有的电子阅读都会沿着这个方向。说两个目前还没有实现的功能,扫描版 PDF 导进微信读书后,电子墨水屏版本基本不能用,以前是书架上不可见,现在虽然可见,但点击进入以后是 ocr 识别,质量一塌糊涂,这个功能的缺失,可能是基于电子墨水屏分辨率不高考虑的,但是看得出来 app 已经在做突破了,所以期待一下,毕竟电子墨水屏从分辨率、发色数方面,都在不停地进步;如果我拥有了一本实体书,我想通过微信读书来看,这个渠道还是有问题,我知道里面会涉及到版权问题,利益问题,所以这也仅仅是自己的小心愿。

附图是我整理的微信读书使用指引,欢迎交流:

强直猛男 (+21) 使用电子书 13 年左右看过 300 本书。我的建议就是,平板的体验其实更好。除非你担心自己容易分心。至于护眼效果,不排除极少数个体眼睛敏感。但是我认为良好的阅读环境和阅读习惯会比平板和墨水屏的差异收益更大。

无才 (+12) 纯人文学科研究生,常年高强度笔记 + 阅读 + 整理需求,这些年来 kindle、iPad、纸质书、文石和 PC 等方案都试过,现在基本上是纸质书、文石 Note 和 PC 混着用。感觉电子化阅读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还是快速定位及翻页,和多份文献同时打开的场景。

文石是前几个月入的,确实给我很大惊喜,更轻、更久、更护眼、更适配,就纯阅读体验来说,真的强过了 iPad 太多。

文某君 (+8) 用的就是图里的这款 Kobo Libra 2

  • 屏幕素质方面,有口皆碑,不多赘述;
  • 原生系统比 Kindle 更人性化、更美观,原生书城价格偏贵,基本不用;
  • 安装 KOReader 后,体验更上一层楼,尤其是版式自定义、阅读记录、文件管理等方面,比 Kindle 好不是一点半点;
  • 读漫画,将 mobi 或 epub 转为 cbz 格式,流畅、清晰;
  • 机身虽是纯塑料,但有人体工学设计,握持感比 KO 好上一截;
  • 同一模具新出了彩屏款,个人感觉目前的彩屏电子书意义不大。

以上,供参考。

Patruus (+2) 目前手头的电纸书主力是文石 Leaf3 之前 Leaf2 遗失在地铁站后咬牙入手的。真香。Carta1200 的屏幕比 Leaf2 对比度更清晰,背光也更均匀。说实话,论屏幕的纯阅读体验不输给 Kindle Paperwhite 4 了,而且还有实体按键的加持。

文石的优势在于安卓系统配合高通处理器足够快,运行 Legado 配合书源,运行 Mihon 配合漫画源,网络小说和漫画追更 这体验是相当不错。起点读书 & 微信读书的电纸书版运行起来也完美。Reabble 这个电纸书专用 RSS 软件配合 Inoreadr 免费版 RSS 订阅源体验也相当不错。最爽的是支持安装 TTS Server 自定义了微软 Aurora 的朗读引擎(晓晓),一边看六朝合集,一边接蓝牙耳机听真人语音引擎带感情的朗诵,体验完美。

安卓系统配合高通处理器,确实帮助电纸书的体验提升了一大截。

BBin (+1) 没买过电纸书,一方面感觉价格不便宜,另一方面需要再带一个电子设备,比较麻烦。所以基本都是手机端的微信读书,也很少买实体书了。微信读书上看的也比较杂,因为支持多端同步,所以有时也会上传论文,在手机端看。最近开始看杂志😂适合打发时间

少油少糖八分饱 (+0) 目前是小米阅读器 Pro 和墨案迷你阅双持,在家就用大屏看,在外面就用随身携带的看,个人觉得还可以,都是买的二手性价比也不错。

识得故人 (+0) 以前用过 kindle 最早的 K4(Kindle 4:2011 年发布,配备 6 英寸电子墨水屏),后面又有了 Kindle Paperwhite 2(2013 年发布,改进屏幕和电池续航)和 Kindle Paperwhite 3(2015 年发布,增加前置灯,改进屏幕)。

再后面因为亚马逊商城的问题,就不再在亚马逊上面购买电子书了。也就逐步放弃了 kindle,转而使用文石 boox 阅读器。

一共使用过 Nova5 和 Poke5 两款,感觉都很适合自己,后面也打算再试一下大屏怎么样。但是现在预算有限,还没有买。

LOSSES (+0) 文石跟 Kindle,其实各有各的烂,但姑且能用 ˊ_>ˋ

https://sspai.com/post/89475

潮鳴 (+0) 用的 Kindle,算是电子书新新手玩家,无纸化阅读确实可以利用很多碎片时间学习和阅读,不到一个月我就利用坐地铁的时间看完了三本书。买 Kindle 纯粹是朋友推荐,但后来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阅读 pdf 扫描文档时非常不方便,双指放大缩小极其卡顿,某些文档边距裁切也非常宽,基本属于没法看的状态。

Aron (+0) 目前在用文石的 Tab8C,彩色墨水屏版,买它主要是出于配合办公和平时看书看漫画用,搭配 wps 和电磁笔,平时开会记录、查文件、读书、看漫画都用得上,对我来说还是蛮实用的。

缺点的话,首先性能方面还是弱鸡了点,再者墨水屏的刷新率上限,不能要求太高,反正基本能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阿东不要说话 (+0) 在用朋友送的初代小米电纸书,满足了我三个核心需求:

  • 能用微信读书;有背光;划线导出。
  • 背光问题是我用早期 kindle 的巨大痛点,好在目前已经成了标准配置;
  • 微信读书同时解决了软件交互和划线导出问题。

微信读书的交互说是一线梯队应该没啥争议,书源方面我用体验卡天数抵扣的方式开了 76 元 / 年的微信读书付费卡,可以无限量地导入电子书,且不限格式,这样就可以直接背靠 Z-library 获取了;而在电纸书上划线的部分在 PC 端手机端都可以轻松导出,之前开 flomo 会员的时候还可以一键同步(不过我现在更喜欢自己手动筛选一遍)

其他诸如充电、刷新率等等问题在我看来都可接受,毕竟使用墨水屏的场景是很细分的,如果追求其他方面的体验,还是 iPad mini 这样的产品更合适。

楚流萤 (+0) 手持 Kobo Libra 2,主要是想要拿着轻便还能看漫画的的,7 寸屏很适合看各种口袋本,这个时候就需要画面清晰锐利,而且个人之前在用 KPW 和 KV,对屏幕背光均匀程度要求高,对国内读书 app 几乎无需求,所以 Kobo 算是个很 nice 的平替。硬件上,手持舒适且有实体翻页键,屏幕效果 T1 级别,续航也非常长,基本上半个月充一次电;软件方面确实是软肋,不过好歹原生支持中文还能换字体,勉强过关吧,毕竟我找漫画都是自己在网上找资源,也无所谓了。总的来说一千多买这个,你得做好迎接没有国产读书 app 的各种不便的心理准备,然后就会得到一本显示效果非常好、背光非常优秀、同时也非常纯粹的电纸书


📢:下一期的一派讨论是有奖话题《聊聊你的中秋国庆旅行计划?》,欢迎来聊。

如果你也想分享「新玩意」🔉:

  • 获取 Matrix 社区写作权限并签署 Matrix 共创计划
  • 在少数派独家发布一篇文章,在标题中标注「新玩意」前缀;
  • 用至少 800 字介绍产品,并配上 2-3 张产品的实拍图片;
  • 在网站个人信息中补充支付宝账号。

成功入选本栏目还可以得到 108 元的「剁手红包」🧧。如果你有兴趣参与,就赶紧来稿吧!

🤖:希望这份「社区速递」能帮你发现更多有趣的内容分享;栏目也在筹备一周年改版,如果你有任何栏目内容或首页改版建议,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反馈。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了解更多的新玩意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文章来源: https://sspai.com/post/91639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