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样搭建舒适的写作环境
2024-9-2 15:0:0 Author: sspai.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8 收藏

一时间有近五个月没有新文章了,实在有些不太勤奋。写作虽不是我的本职但也算是爱好,需要输出就自然需要思考,能让不那么在转动的头脑再转上几圈。近期一面确稍有些腾不开手,另一面虽没有新文,也仍稍调了一下自己的写作工作流,让创作变得更舒适一些。本文中,我想向你介绍一下我最近为了改善写作体验而作出的努力。

更替写作软件

Craft 简介

改善工作伊始,选择一件趁手的工具就成了我的第一要务。我在此前的文章中提到过,过去我主要使用 Craft 来进行写作。站里不见很多对 Craft 介绍的文章,不知道大家了解多少,我在这里也顺略谈一些。

Craft 界面

Craft 有一定近年来很火热的 Notion 的思路,但就目前 3.0 版本计划上线的「对象(Objects)」 实装前,两者主要的关联也只有都以「块(Block)」作为文档结构了。但 Craft 在最上层依然保留了文件夹,与 Notion 的完全使用块的组织方式差异有些类似 Obsidian 和 Roam Research 的差异(指 Craft 和 Obsidian 都使用文件夹来帮助组织内容,而后两者都相对比较纯粹的使用一种组织方式)。

Craft 在 UI 风格上非常出彩,并且有非常完善的 Apple 全设备支持(此前也上线了 Apple Vision 版本和移动网页端,Windows 版本就我的体验来看似乎不是很令人满意),在任意 Apple 设备上的体验都非常良好。

同时,Craft 也完全能实现离线访问,在导出上的支持也比较全面。就我比较常用的 Markdown 而言,Craft 可以直接导出整个文件夹,并且将附件再单独储存在对应的文件夹中,这对顾虑软件未来发展影响数据安全和自有的用户来说算是比较方便。它与其他效率应用的联动也比较出色,可以直接实现转化,支持了很多常见的工具。

Craft 支持转化的效率工具

此外值得一说的是,Craft 也在很早就提供了近先 Notion 发布的把页面发布为网页以供访问的功能,并且你可以为网页配置密码,设置访问者复制、评论权限,设置是否允许搜索引擎检索和是否展示演示模式等,订阅更高级计划的情况下还可以编缉自己的域名。

Craft 发布功能
Craft 官方使用 Craft 发布功能的更新介绍

近期加入的音效也不得不提,与原本就存在的顺滑动画一起,这让这款本来就很有「工艺感」的应用显得更加精致,编辑体验更上一层楼。在近期,Craft 还登上了 WWDC 的舞台,并且在博客中宣布会引入类似 Anytype 或 Notion 那种类数据库的对象功能。在可预见的未来,Craft 都会有比较稳定和不错的更新,再加上它独有的在 UI 和本地化方面的优势,它会继续作为我在 Obsidian 之外知识管理的绝佳辅助。此外,如果你是学生或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申请免费使用 Craft(学生可能仅在就读期免费,具体认定请参照官网介绍)。你也可以通过 Setapp 订阅 Craft

为什么停止使用 Craft 作为写作软件

前文提到,Craft 有一种精细打造的「工艺感」,这种「工艺感」对于打造长期文档、整理一些知识或者制作漂亮的旅行计划等都非常合适,但作为写作软件而言,它还是慢慢有些不太符合我的需求。

只谈软件本身的定位,Craft 也没有把自己定位成「写作工具」,整体则更偏向「知识管理」和「传统文档替代品」等。从 UI 看的话,Craft 启动后的 UI 重心也没有交给编辑器,而是此前停止工作的文档或展示近期文档的主页,这与一众写作软件 iA Writer、Ulysses 等都有所不同。从发布导向看,Craft 虽基本全面支持主要的 Markdown 语法,但实际表现形式还是富文本形式,这为主要工作格式是 Markdown 的我来说就平添了一步操作了(需要额外进行拷贝 Markdown 格式而不是直接拷贝)。再一步的,我会希望在写作时引用一些已经在我知识库内或我此前积累的「卡片」内容来辅助,而我主要的知识积累位于 Obsidian,虽然能通过 Raycast 插件来帮助解决,但在写作时阻力尽量减小还是会很有帮助。

因为这些小问题的存在,尽管我个人很喜好 Craft「专注模式」的 UI 和开启时的音效(我几乎把所有其他可以设置类似界面的软件快捷键都改成了 Craft 的配置),我还是决定另寻他者。

Craft 专注模式

关于 iA Writer

在保证解决上面这些阻力的需求之外,稳定、开放和文件组织等优点最终使得 iA Writer 在一众候选者中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买断制的收费方式和对 Obsidian Markdown 格式近乎完美的支持也让它更加理想。

iA Writer 界面

iA Writer 使用了类似 macOS 原生软件的经典三栏布局,有对我来说完全够用的 Markdown 支持,可以随意引入文件夹(不能引入已经引入的文件夹的子文件夹)并且借此解决了打通知识库的需求,支持打字机滚动和专注等等,启动速度也和《邮件》《提醒事项》等原生应用的速度几乎相同,在体验上足够「轻」,功能上也满足我的需求,因此我在简单试用之后很快就买断了 iA Writer。

iA Writer 是一款很有自己坚持的产品(实际上从之前同一公司的新软件 iA Presenter 也能看出)。选择 iA Writer 后,我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添加编辑器字体。随后,我在社区上找到了开发者对有关问题「斩钉截铁」的回复:

有用户询问开发者用户能否能切换编辑器字体为衬线体,开发者表示不会添加这类功能,认为衬线体更适合阅读,而相对不那么容易阅读的无衬线体则可以让写作者静下心来,专注于自己所产出的内容。

在 iA Writer 中写作

开发者除了很有 Apple 风格的替用户决定的举措以外,也常常在 Newsletter 发布不少表明立场的文章,最近就有一篇抨击 Apple 此前备受争议的 Crush 广告的文章 No Thanks「措词严厉」地表示人类艺术价值和情感的重要以及对技术过度涉入生活的反对。同时,iA Writer 也有文章谈为何写作、为什么它们决定不加入 AI 功能等等。尽管这些文章可能是营销手段的一部分,但是开发者这种对待文字、技术和人文的态度还是吸引到了我,也与它们一贯的产品哲学与品牌形象相合。

读者可以参见以下几篇站内介绍进一步了解 iA Writer (iA Writer 目前更新到 7.0 版本,以下有些内容可能已经不再适用,但限于篇幅,我这里就不展开介绍了):

管理写作内容

在创作之后,文件的管理和归档还需要进一步处理。尽管可以完全使用 iA Writer 来进行文件的管理和归置,然而一定程度上完成后的文章也成为了某种形式的知识,可以入库一并整理,于是我依然引入了 Obsidian。

由于我的知识库本就建立在 Obsidian,再加上 iA Writer 的 Markdown 语法几乎与 Obsidian 完全一致,并且可以直接引用文件夹中的路径。因此通过直接在 Obsidian 的库路径中建立写作文件夹,并在 iA Writer 中打开,就很容易的实现了写作后分门别类已完成文章的需求。这样,任何在 iA Writer 中完成的文章都无需任何迁移就会直接进入 Obsidian 的知识库中。

另外这里略提一下为什么我没有选择 Obsidian 作为写作工具。考虑到此前提到的需求,似乎 Obsidian 也是最理想的候选者之一,知识库本就在这里,因此自然没有格式兼容、联通内容、Markdown 格式等等问题。很多写作软件提供的打字机滚动和专注等功能也完全可以通过插件解决。至于有被诟病的 Obsidian 编辑器能力较差的情况在我这里也还算可以接受,但我未选择它的实际原因比较简单——我认为 Obsidian 的移动端能力很差而且并不适合移动使用和查看,而我会经常在移动端上记录一些随机内容和想法等。

对于知识库,我的解决方案是 Apple Notes 和 Drafts,前者作为原生应用在快速记录上几乎没有对手,内容也可以通过官方插件 Importer 简单导入 Obsidian;后者则在记录后可以快速发送到目标应用中,因此读者若使用 Obsidian 写作、思考等,也可以使用这种方法解决(你仍需要在移动设备上安装 Obsidian 并且和 Mac/PC 目标库同步),我在这里列出我常用的几个 Drafts 动作(动作都来自 Drafts 官方的 Drafts Directory,不保证其安全性):

读者若使用这些动作请注意安全性顾虑,做好备份并阅读动作需进行的配置,也可以在评论区交流。

和刚刚提到的一样,为了在 Obsidian 中的查看更美观便捷,我在知识库路径下新设了写作的库,配置了新的主题(Sanctum)和一些简单的 CSS snippets,它看起来是这样的:

除了主题 Sanctum 外,我还使用了像 Easy TypingBetter Word CountTypewriter Mode 等编辑增强插件;使用插件 Ghost Fade Focus 实现了渐隐效果;并通过插件 ProZen 增强全屏时的沉浸式体验,启动的效果是这样的:

通过这些改动,偶尔使用 Obsidian 直接进行修改和创作的体验也很不错。

更换输入方式

调整好写作环境后,到了要正式写作的部分, 最让我不适的部分成了输入法。此前我一直使用 Mac 默认输入法,方案是小鹤双拼。尽管双拼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要比全拼方便很多,我的熟练程度很高,输入节奏也不错,然而很多时候选重还是有些「苦不堪言」,于是决定选一种形码来尽量规避选重问题。

我最初的选择是五笔 98。一方面,98 被认为是修正了此前五笔方案的一些问题;另一方面 98 也作为 Apple 系设备的内置五笔方案之一(Apple 内置了 86、98 和新世纪),除了学习之外,几乎无需考虑其他迁移成本,看起来可能是最合适的选择。但在动身学习之前,读到了北鸮老师介绍虎码的文章后,深感虎码似乎学起来会更合理,再加之我不太喜欢五笔某些拆字原则以及一些字的一简位置不同(如「我」字在五笔中全码为「trny」,但一简却是「q」),因此我最终决定学习虎码。两者具体的编码差异和偏好以及其他因素等因人而异,我在中文输入方案上也尚达不到爱好者的水平,就不继续给大家献丑分析了。

通过官网的程序进行字根背诵后,为了进一步进行输入的练习,因为虎码没有在 Apple 内置,需要自己配置使用的输入法。我在输入法上选择了比较稳妥的鼠须管,除了部分外观和自己的偏好外,主要使用的都是虎码官方提供的配置。

在鼠须管外观上,我使用的是一套常见的类似 macOS 的外观,并进行了一些简单的调整,大概效果是这样的:

亮色模式下的鼠须管
暗色模式下的鼠须管

我接着在官网建议的输入平台上练习了一段时间就在正式输入中使用了,到现在大致三到四个月。尽管输入速度还是远没有使用双拼时快速,但是不用选字的优势抵消掉了这一点,何况在长期使用后,我输入的速度也在渐渐提高。但不谈虎码,我在使用鼠须管时依然遇到一些问题。

首先在外观上,我们知道 macOS 的原生输入法是可以根据当前使用应用的强调色自动变更使用的强调色的,而这点鼠须管应当是无法做到,让我有些不适。

原生输入法在默认情况下的外观
原生输入法在 Apple Music 中的外观
原生输入法在 Apple Notes 中的外观
原生输入法在 iA Writer 中的外观

此外我也一直很想念原生输入法的双击空格输入句号的功能,似乎鼠须管也不能实现,如果有知晓的读者,还望解惑了。

在移动设备上,我使用了 Hamster 也即《仓输入法》来输入虎码,同步方案也参照了站内作者的教程。

然而在使用鼠须管的过程中,我还是时常会遇到突然无法输入中文的情况,不过考虑到原生简体中文输入法也常常卡住,这种情况反而还可以接受了。我对鼠须管研究并不算深入,希望前面的一些论断没有冒犯,如果读者有任何改变的方法,还希望指点一二。

结语

近来手边琐事比较多,本文之后可能又会有一段时间没有更新,还望见谅。在这里分享了一些我自己改善写作工作流的心得经验,如果读者有任何其他经验分享,可以在评论区交流。

若你有兴趣,可以阅读我的前几篇文章:

感谢你的阅读,有任何意见、批评请在评论区指出,我积极改正;有任何想与我分享的,也欢迎评论。只是时间所限,回复可能不及时,还望大家见谅。

> 关注 少数派小红书,感受精彩数字生活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文章来源: https://sspai.com/post/91791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