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体》这部小说中,刘慈欣引入了一个极具想象力的概念——“降维打击”。这一概念有两个层面的理解:
首先是狭义的降维打击,指将一个高维度的物体或空间强行降低到更低的维度,从而使其失去原有的复杂结构和存在形式。比如,一个三维的物体被降维到二维,原本立体的存在变成了扁平的影子,几乎完全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和性质。这种方式具有极端的毁灭性,因为它使得受害者在维度的本质上遭到不可逆转的降级,彻底失去了力量和存在的意义。在故事中,这种方式被称为“二向箔”攻击,通过将三维世界压缩为二维,直接瓦解了文明的存在。
其次是广义的降维打击,指高等文明通过其高科技手段对低等文明实施的碾压式打击。在高维度的技术优势面前,低等文明无力抵抗,仿佛被从一个复杂系统直接降为原始状态,彻底失去了对抗的能力。这种不对等的力量体现了科技进步带来的压倒性优势。
这一“降维打击”概念可以用来描述现代战争中的网络战。网络战是一种全新的战争形态,颠覆了传统的作战方式,以隐蔽、迅速且广泛影响力的特点,使目标国家在短时间内丧失抵抗和应对的能力。
在俄乌冲突中,网络战与物理战争的融合尤为明显,充分展示了“降维打击”的效果。俄罗斯的行动凸显了狭义和广义的降维打击概念:
首先,俄罗斯通过多年的情报收集,掌握了乌克兰基础设施的资产分布情况。在战争打响后,俄罗斯通过空投部队摧毁了关键的基础设施,尤其是瘫痪了乌克兰的通讯系统。而在物理战争开始后,俄罗斯进一步使用DDoS攻击等手段攻击乌克兰的通信系统、政府网站及其他基础设施,使得乌克兰的指挥和控制体系如同被强行降维到低效无序的状态,难以恢复。
与此同时,乌克兰试图通过反向的“降维打击”来扭转局势。他们通过国际盟友的支持与先进技术进行应对,例如美国提供的云服务帮助将关键基础设施上云,启用了先进的作战指挥系统,并利用马斯克的星链系统恢复通信。乌克兰还通过认知战削弱俄罗斯的传统军事体系,并利用GPS停服等手段限制俄罗斯的军事行动。
此外,乌克兰在过去销毁核武器的举措,实际上也是受到了美国的诱导和欺骗,主动放弃了自身最强的战略威慑手段,使得其在面对俄罗斯的高维度力量时显得更加脆弱无助。这些手段使乌克兰在高维技术博弈中找到了一定的应对策略,展示了“降维打击”在现代战争中的广泛应用。
前段时间,黎巴嫩真主党BQ机及对讲机爆炸到真主党高层几乎团灭的事件,同样展示了“降维打击”和“二向箔”攻击的典型应用。
以色列通过多年的情报收集和网络攻击,对真主党的互联网系统进行了入侵,使其感觉互联网不再安全,随后攻击其手机通讯系统,收集情报并精准定位高层目标。真主党不得不放弃互联网和手机网络,转而使用BQ机和对讲机进行通信。然而,以色列在这些设备的供应链中植入炸药,导致了之前广泛关注的爆炸事件。随着真主党高层被迫转移到线下,以色列又利用精确定位实施了高爆炸弹袭击,几乎团灭真主党高层。
这一系列行动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充分展示了以色列在网络空间和物理空间中的长期布局和打击能力,通过“降维打击”使真主党失去现代通讯工具的安全感,将其逐步逼迫到更加低效的通信手段,最终彻底削弱其作战能力。
实际上,网络战和物理战争并非彼此独立,而是相辅相成的融合体。正如黑哥尔所言:“用物理战争的时空视角去看网络战是不科学的!”纠结于某一时刻的单一视角去看网络战和物理战争的关系可能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网络战往往在物理战争之前就已展开,并为后续的物理攻击奠定基础,这一点在俄乌冲突和以色列对真主党的行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现代战争中的网络战为国家之间的博弈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打破了传统力量对比的均衡。拥有网络技术优势的一方通过“降维打击”般的手段,可以快速削弱甚至瓦解对手的作战能力和社会稳定。网络战带来的破坏是深远且难以逆转的,预示着未来战争的形态可能将更加依赖于技术对抗,而非单纯的武力碰撞。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模型技术正在对未来战争产生深远的影响。大模型技术,尤其是基于人工智能的自然语言处理和数据分析能力,为现代战争中的“降维打击”提供了新的工具和可能性。
首先,大模型技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和情报挖掘,可以大幅提升信息战的精确性和效率。通过对目标国社交媒体、公开数据和其他信息源的综合分析,大模型可以精确预测敌方的动向、社会情绪和潜在的战略弱点,从而实现“降维打击”中的超前布局。在俄乌冲突和以色列对真主党的冲突中,如果这些冲突方能够使用更强大的大模型技术进行情报收集和分析,其打击的精确性和效率将会显著提高。
其次,大模型技术的自动化能力能够迅速锁定和摧毁目标,使得作战速度远超传统的人工决策。在未来战争中,大模型可能会直接参与到战场指挥和战术制定中,通过自主学习和自适应策略,实时进行判断与调整,将敌方的应对能力彻底压制到无力反击的低维状态。这种高维度的打击力量,将低维度的人工指挥体系迅速降解到无序状态,使其无法进行有效的抵抗。
此外,大模型还可以通过认知战实现对敌方社会的直接干预。通过分析目标群体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大模型能够生成针对性的舆论战术,影响目标国民众的信念和情绪,进而瓦解敌方内部的团结和作战意志。这种认知层面的“降维打击”将物理战场延伸到人心的维度,真正实现多维度的全面打击。
未来,随着大模型技术的不断进化,战争形态将愈发依赖于这种科技驱动的降维打击。它将成为高科技战争中的核心力量,通过对信息、认知和物理领域的全方位压制,实现对低维度目标的全面控制。这意味着,未来的战场不仅在地理空间上展开,更在信息和认知的空间中进行。而在这样的多维战场上,科技的领先程度将直接决定胜负,成为现代战争中最为重要的战略优势之一。
--------------------
没错,上面这篇文章的作者是:ChatGPT 4o with canvas + 提示工程师 heige 一起完成的,甚至包括图片及标题都是ChatGPT 4o with canvas直接生成的。
这片文章其实我在上一篇利用o1模型后分析bp机爆炸的事件后就想写的,所以上面文章的提示词基本是基于之前的那些推理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