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本篇文章无推广,仅个人经验分享,如果能帮到你最好~
似乎最近几年,世界越来越不安分。无论是改变了每个人生活的疫情,愈发频繁的各种自然灾害(暴雨/地震/台风 etc.),还是愈发紧张的国际局势和政治环境,总能让人时常感到不安。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让我们把目光放到一生的几十年尺度,或许「注定」会遇到些「历史级」的意外。
现代生活很便利,但往往又是脆弱的。一场暴雨可能就阻断了外卖;一次停水;一次停电断网可能就难以与外界取得联系;可能随便的一些风吹草动,超市中的菜与食物就售罄了。
我并非意于渲染什么焦虑情绪,但我本身是一个有些长远,且多少恋旧的人。除了这些,我还希望能留住很多回忆。家中很多老照片、老资料都毁于 98 年的那场洪水。也正是这份未雨绸缪,催生了我后面的思考与行动。
如果面对意外的变故,我要做什么?想了想,核心目的无外乎:
- 保命:保障各种情况下的基本生命安全。
- 保资料:有余力外,备份与携带好关键资料。
可以说,这个储备应当成为在眼花缭乱的、以金钱为主的市面保险方案外,能让自己「饿不死」的、物质与精神层面的终极保险。
应急储备包搭建思路
基于目的的进一步思考是:这应当是一个怎样的应急储备? 抛砖引玉,我认为这份储备的目标是:全面但便携、同时维护成本与存在感尽可能低。
- 全面:随着不稳定性加剧,我们看到,新疆沙漠也有可能发洪水,南方也会雪灾,上海的「台风结界」也会失效。因此无关与在哪里,这份储备都需要覆盖到基本的灾害类型,且根据地域重点防范更可能的灾害;
- 便携:很多灾害发生时,我们可能需要进行临时的撤离动作(洪水、地震、疫情转移等)这就需要这个储备本身足够便携,且能覆盖基础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为了避免被家人与看到的朋友看到过于大量的储备而担忧精神状态,也很有必要控制储备本身的体积与重量,最多控制在每人一包;
- 存在感低:既然作为终极保险,那就不应当被随意动用。这意味着里面所有的物品保质期与替换周期应当尽可能长,并且能保持高可用性。哪怕几个月甚至一年没有得到维护,大部分工具都应当保持可用状态(例如说像方便面、压缩饼干这种,哪怕不小心过期了,应急情况下也不是完全不能吃);同时一旦用到应急存储内的物品,就需要及时归位或补充。
在这些基础要求上,额外建议考虑分级 & 模块化,即更大可能被使用的物品放在更易获取的位置,从而不需要动不动翻箱倒柜。具体来说,我将应急存储包的物品分为了以下几类:数据 & 便携工具 > 医疗 & 药品 > 求生工具 > 食物储备,后续会具体分享。
总之,最终就我个人而言,最终得到的是这样一个 10kg 的、在个人负重范围内的应急储备包,若你仍对此感兴趣,下面我将详细分享包中的各种设计供你参考。
个人灾备包分享
在包体本身的选择上,我用的是出众者家的快拆医疗包,一方面本身作为防水登山包,比较好背;另外这种快拆包也能比较方便地展开整个包体和分门别类地东西。
顶层:数据 & 便携工具
在包的最上面,最易拿取的部分,我放的是自己的数据移动硬盘,以及多功能读卡器、刀及照明/充电/收音一体机。
首先说数据:放在最上面的原因是他最需要定期维护。我会把这块移动硬盘每 3 个月插在自己的 NAS 上并执行自动备份任务。再加上我的手机、电脑等照片、关键资料都与 NAS 自动同步(感兴趣的话,这是另一个话题了),这也就保证了这里的冷备份制作既简单(即插即备)又很新(往往仅查季度或半年)。
至于移动硬盘主要使用的是闪迪的三防 SSD,主要看重了颜值、轻便以及 IP65 的防水。毕竟放在包的最上面,可能会淋水浸水。
然后说说多功能读卡器:其实是流浪地球 2 的数字生命卡周边,不过确实做工不错,也覆盖了常见的接口,包括 SD 和 micro SD。现在我从相机中导点照片,有时也得临时出借它,所以比较常用。更何况卡上还印了俺的名字。可惜了,早知道众筹的时候多买一个做备份好了。
然后是多功能刀:这可能是整个包中最复杂的工具,所以对于它有额外两点建议:
- 备份说明书:多功能刀往往都有数量繁杂的十几种甚至二三十种功能,为了避免关键时刻找不到功能,因此包中需要同时放入说明书,且进行拍照备份留存放入硬盘和手机中;
- 多买一把:同样是为了熟悉使用方式,建议一次购买同型号的两把,一把在包中,另一把日常使用。这样一是避免日常拿出来后忘记归位,二也能在日常使用中熟悉其操作——反正,我是把我的刀基本摸透了 XD
最后是照明/充电/收音一体机:来回比对后相中了这款,本身可作为充电宝、应急照明灯、收音机使用,同时还能通过手摇或太阳能进行发电,在家中几次停电时都充当了应急照明的角色,另外对于地震等一般自然灾害,也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如果你并不想搭建特别完善的储备,至少上面几样,我认为是最关键的应急物品。
上层:药品 & 急救品
然后上层部分放的主要是药品和急救品了,这里主要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医疗场景。
但这里要注意的是,极其建议这里的药品与日常储备分开,不要混用:首先混用会导致某些药品关键时刻缺货与错位,其次二者定位不同,应急储备中的药品优先服务于常见病,因此以常用药为主。
这里我分为了一个消毒包、一个急救包。
消毒包中主要应对日常消毒需求,包含驱蚊喷雾、免洗洗手液、酒精喷雾、净水片、消毒湿巾、柔巾、退热贴、热宝宝和口罩。主要用来应对消毒环境差的场合以及抗疫等特殊需求。
急救包则主要应对内外常见伤,包括各类酒精棉球棉签、体温计、各式纱布手套、创可贴、包扎曲别针、胶带剪刀,以及应对常见感冒、发烧、胃病的通用药,另外也带了一张常见问题的急救指南。这种急救包内容比较琐碎,网上倒是有套餐,不过可能需要仔细甄别一下厂家与做工。
以及额外带了包卫生巾,用来应对特殊紧急情况的包扎以及急行等特殊情况,另外还可以用于女性同行者的应急需求。
中层:生存装备
比急救场景更难出现的是类荒野求生场景,因此我将相关用品放在了中层,用来应对一些大规模灾害导致不得不荒野求生的情形。
内容也相对比较简单,我主要加入了工兵铲、防水鞋套、保暖毯、应急哨&指南针、劳保手套、荧光衣、水袋等应对冷/热、白天/夜晚场景的求救与求生物品。以及由于家住楼房,也特殊准备了速降绳以及学习了下相关绑法,希望永远用不到。
这部分整体发生概率较低,也就随便准备了下,可以按需参考。
下层:应急食品
最下层放了一些应急食品。
为什么放在最下层呢?首先这些食品特意选用了保质期较长的,这意味着我可以以年为单位进行更新,不必频繁调动;另外也是避免哪天饿了直接翻出来吃掉。
当然,为了避免馋嘴,我也刻意选择了平常就不太会去吃的食物。最终主要放了一些高能量压缩饼干、几包方便面、高能量密度坚果、脱水蔬菜(补充微量元素)以及少部分的水(临时应急用,大量需求靠净水片)。
此外还在包中放了 5 号 / 7 号电池和各类数据线、转换器,毕竟机器能源也是能源,是吧(笑)
其他推荐
总之,这就是我的个人应急储备包的思路。
在这之外需要做的还有几点:
- 防范火灾:熟悉公共消防设施的位置、使用方式(尤其对于老楼与宿舍等场景),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自备一小罐灭火器放在合适的位置进行应急,毕竟公共设施关键时未必 100% 可靠;
- 做好监控:如果有条件,可以购置可联网的烟雾报警器、水浸卫士、燃气卫士、温度计等监控,在家中无人时若发生意外情况可第一时间得知并处置;
- 熟悉疏散路线:在自己的位置重点观察地上疏散点与地下安置点的位置并熟悉路线。其中地上疏散点一般是公园、广场等露天空地,一般也有相关指示牌,用来应对地震等灾害;地下安置点则一般为地下车库、商场、地铁等,用来应对轰炸甚至核爆应急情况;
另外在自己制作这份储备包时,也参考了很多额外资料,在此一并分享:
- 史上最全家庭应急物资储备清单 | 200 余种物品,硬核应对战争、地震等灾难:这篇文章中的 PDF 版清单大概是整理得最全的了,一般只会有不需要的而鲜有未涵盖到的物品。如果你对包中要放什么物品没什么头绪,可以先参考这份清单打一份勾叉;
- 最近有人开始囤粮食了,有必要吗? - 知乎:这篇回答为我提供了建立应急储备的基础原则,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思考,有了最终的成品;
- 防灾手册《东京防灾》:东京都政府出品的常见灾害防范手册,作为一座多灾多难
时常还有哥斯拉入侵的城市,可能也算是久病成良医吧,很多应对灾害的内容值得参考,也直接提供了 PDF 版本; - 北京市修订发布居民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在实际制定物品清单时,也建议根据你所在的城市或地区,搜索是否有当地定制的物资建议清单,一般这种清单都会根据当地特殊情况有所侧重,是个不错的参考。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也希望我们的应急储备都不会被实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