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漫步指南:香港,繁体的花花世界陌生也新鲜
2024-10-21 11:16:43 Author: sspai.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2 收藏

已经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去香港,每次去香港的时间也不长,从前在深圳的时候都是一日早晚来回,现在离得远了也就是每次去待两三天。我每回到访香港,最常见的理由都是看朋友,次之常见的理由是陪曾经在香港的朋友故地重游,最近的一次则是给家人当导游。

断断续续有了这么多次出行香港的经验,我也觉得自己对这个曾经不怎么感冒的城市有了一些想要继续探索的兴趣(但绝不包括爬山)。得益于我识别繁体中文的能力太差,所以虽然去了这么多次,繁体中文世界对我来说还是陌生且新鲜的,这种游离感可能就是吸引我一次又一次过海走上这片土地的原因。

叮叮,到站下车了

我对于香港各岛的地理位置关系一贯是不了解的。由于大部分时候通勤都依靠地铁,频繁穿梭于滴滴滴滴的电梯中,所以完全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哪个岛上。这个问题,直到我来了七八次以后第一次坐叮叮才真正得到了解决。

复古却有非常精致的叮叮车

叮叮车其实就是香港的电车,早在 1904 年就已经开始运营,并且是目前全球唯一全数采用双层电车的电车系统。我虽然知道电车仅在港岛运营,但没有真正坐过,没有在车站看过电车线路图,脑袋里始终是不清晰的。这次当我真的坐上了电车,为了知道何时下车打开了叮叮车的线路图,我才终于意识到自己此时此刻所在港岛,隔海对面的是九龙,香港各岛大概的位置关系在我的脑袋里才大概清晰起来。

港岛电车线路图

小红书上搜香港叮叮车,一定有一个逃不掉的标题,叫做「坐叮叮车去坚尼地城看海」。我刚好住在距离坚尼地城只有几站的水街,所以我只能「坐叮叮车从坚尼地城出发去看城」。

从水街上车以后到上环之前的这段路,零零散散有不少的水产店铺,也不知道是不是这里叫水街有关。这段路还属于相对「冷」的一段,没有什么景点也没有大商业区,是我整趟旅程里最安静的一段。

上环

转眼就到了上环,是我最近几次来香港最喜欢的片区。上环在小红书上,基本是疫情开关以后才慢慢火起来的,但我的香港朋友告诉我,这里很多年以前就是他的「文艺朝圣地」。对我这种不爱爬山的人来说,上环的地形算是崎岖了,各段路之间的联通方式几乎都是老旧的楼梯,上上下下不停。我猜,这可能是整个香港除了太平山和嘉顿山以外,最适合高强度间歇训练的地方。不过也真是因为楼梯、大道和店铺在这个 3D 空间交错,才让上环即使是在香港也显得非常特别。

这次来上环,刚好赶上了那天唯一下大雨的一个小时,我们一行三个人被迫开始雨中漫步,穿梭在一层一层的楼梯之间。路中间的单间店铺因为大雨都没有开门,偶尔还会遇到好像完全不怕淋雨的外国人不管头发只护着自己的咖啡狂奔,显得我们三个认真打伞的人有点儿异类。

大雨里,楼梯好像更陡了,路也好像更远了,几乎走一段就得找个小棚子躲一阵。以前觉得上环吸引人的是墙上的涂鸦,下雨了以后发现原来雨天里的错落也是这里不可忽视的魅力。虽然已经是早上十点,但是雨势比较大,天太阴,穿梭道之间的霓虹灯依然亮起,有点儿类似于赛博朋克世界里杀手在雨中替天行道的场景。

大雨中的上环,后来看了书才知道莲香居然还是一个挺有名的餐厅

中环

对我来说,中环是一个没有什么记忆点的地方。印象中除了之前看奶油田,就没有真正的在这里待过。从来都是在对面看中银大厦和中环夜景,都没有在中环地面穿梭的经历,刚好靠这次叮叮车之旅给我补齐了。

虽然早就知道港岛的道路就是狭窄拥挤,但想到金融区,脑袋里第一反应除了气派的大楼以外,就是宽敞的道路。直到叮叮车到站银行街,我才反应过来,这是港岛金融区,不是陆家嘴金融区。即使摩天大楼密布,地面也还是狭窄的道路,转角也有很多银行的入口。因为我经过中环的时候是周末,所以就看不到打工仔们行色匆匆,只有滴滴滴滴的车鸣和噪音很大的公共交通工具。深入在中环的街道里,就觉得这里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外面看起来是金山银山的代名词,里面也依然是香港普通的街道,普通的交通和普通的店铺。也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候我脑袋里就很自然的浮现出一句话: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

如果要说中环最让我满意的地方,那肯定是摩天轮。首先,相比于内地一些地方动辄上百元的摩天轮费用,20 块港币的价格就实在是让人无法拒绝。其次,摩天轮也是观赏港岛和九龙的一个不错的观景点,甚至在海滨广场有演唱会的时候还是个很好的白嫖场地。

当然了,你千万不要在旅游旺季来,普通周末大概优哉游哉 20 分钟之内就坐上去了,旅游旺季就变成了先排大队买票再排更大的队上摩天轮。我最近一次去是在暑假末尾,结果就遇上了游客大部队,一个小时都没上去。不过如果在天气好的时候,在通往中环商场的天桥上,能拍到不错的摩天轮和城市交错在一起的景观。

摩天轮很酷吧

铜锣湾&天后

我本次叮叮车的终点,就是铜锣湾和天后附近。来了这么多次,铜锣湾一直都是我最喜欢的商区。在这里能看到高奢遍布的商场,也有各种轻时尚品牌,甚至还能在很多隐藏的小楼里找到买手店和独立设计师的工作室。如果你喜欢购物,这里什么都能满足你,除了汇率。

如果你对购物没什么兴趣,不如拿铜锣湾作为一个观察香港生活的据点。站在任意一个街口,看匆匆的人流,LV 和 Channel 的门店闪闪发光,叮叮车掺杂在车流中带着大部分普通人从这里穿过。当然,别忘了往周围稍微四散走一走,感受一下空气中飘来的茶餐厅的味道。

铜锣湾的人流与街道

顺着铜锣湾道往天后站的方向走的这一段路,应该说是除了上环以外另一个非常适合漫步的街区。两广地区常见的天后庙和在香港同样普遍的基督教堂,在这个街区里都能找到。但宗教氛围也不是这儿全部的主题,这里依然有人来人往的商铺,下午人流会异常拥挤的小学,甚至还有奥运主题的人行天桥。

城市建设中,保护传统元素和便利现代生活在内地的很多地方都是很难平衡的难题,但在这里,直接跨平衡为融合,把城市生活、宗教文化以及现代主题的元素完全融合在一起。如果说内地依然有很多需要像香港学习的地方,这种包容且和谐的多文化相处一定是要来这儿修一修的一门课。

哦对,别忘了,去听一下我们这代人专属的播报:下一站,天后。

维多利亚港片区

毗邻天后站,必去的肯定还有维多利亚公园。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能有一片如此大的绿地给市民使用算是非常难得。只是网球场多少有点儿寒酸,看着实在是不像能举办国际赛事的样子。

公园本身其实没有什么好逛的,但是穿过公园就会有惊喜。公园靠海一侧,有一条天桥,是跨过东区走廊的必经之地,同时,也是在香港拍车流和夕阳的绝佳去处之一。大家说香港一年可能有将近三分之二的时间在下雨,但我今年来的几次都在成功在这个天桥上拍到了夕阳。

天桥上的夕阳和其他视角略有不同,这个方向更容易看到很厚的云层,所以夕阳往往是隐藏在云朵之间的缝隙里,只有一抹,却也是最特殊的一抹。每到雨后或者本就是天晴的傍晚,天桥上的长枪短炮就开始集中发射,可能这里是很多摄影师在香港的一个集中打卡点吧。

天桥上的一拍

今年夏天第一次去的时候,在铜锣湾附近的一家首饰店里被老板种草了一家vintage(老板真是天使,除此之外还贡献了下面很多推荐),没想到按照他指的路,我非常意外的找到了炮台山东岸公园。结果就发现,原来这里才是欣赏香港落日的最佳地点。那天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是傍晚六点半左右,距离日落时间大概还有四十分钟。

可能因为这里还是得步行比较久才会到?并没有预想中的拥挤。当天应该是开了挂,运气很好,不仅有绚烂的夕阳,还有奇形怪状的云。站在这里直视西望,目之所及有最远处的山,散落的云,和已经被夕阳刷上了金色的天空,而视野左侧是侧面视角的港岛楼林,以及时不时穿越楼顶和云层的飞机。我们能想象到的跟香港有关的所有元素,都能被集合在这个视角中。

夕阳西下
夕阳映衬的港岛

等到日落几乎结束,我们正准备离开,结果忽然听到人声攒动,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是落日的余光在云层的作用下形成了很罕见的「佛光普照」景象。

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景象。虽然不理解这种自然原理是什么,但是真的令人叹为观止。而且,刚好有几个人坐在了港湾边上的一个长椅上,从背光的角度看过去,尽是一幅奇特和谐的画面:灿烂的天空中有金光万丈,而地平线上偶有一些三五人影攒动,和晚霞应和在一起,本来走了一天的疲惫在这个画面里已经完全可以完全被治愈了。

佛光普照的一家人

坐天星小轮去九龙

结束了港岛的漫步,是时候转战去九龙看看了。从港岛去九龙,地铁当然最快,但是最方便也是最推荐的交通方式,就是天星小轮。按小红书的说法,天星小轮直到现在都是香港本地人非常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只不过这个说辞,在旅游旺季,游客攻占整个码头的情况下,实在很难让人信服。

今年八月,我发现曾经只支持现金和八达通的天星小轮,如今也开辟了支持支付宝和微信直接购票的通道,这对很多大陆游客,尤其是儿童和未成年人来说可以说是便利了很多。轮渡本身就是一艘大船,不下雨的情况下窗子都会打开,椅子靠背可以根据船行进的方向随意调整。船的空间也很大,想看更好的风景可以去二层,但所有窗边的位置也基本上可以实现和二层等同的效果。

整个航程不长,从中环码头(港岛,另一个在港岛的码头是湾仔码头)到尖沙咀码头(九龙)大概连十分钟都不到,船的行进速度也很慢,从这个角度感受,确实很像是城市中一种日常通勤的普通交通工具。坐在小轮上,天气好的时候,看着两岸的现代化的高楼,很美的蓝天白云,然后再搭配上鼻子里闻到的一点点海腥味,这种城市和海洋交织的感觉似乎只特别属于香港。在我的印象中,大多数城市的海都是独立于城市的景色,像香港这样既占据了地理位置的优势,又能将海湾很好地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的应该是少之又少。

天星小轮

尖沙咀&弥敦道

尖沙咀,应该也是很多人的香港印象中一个耳熟能详的地标。曾经,在汇率和货款都很有优势的情况下,尖沙咀的海港城就是最有吸引力的地方。而如今, 海港城和 K11 都多少有些没落,尖沙咀的购物攻略也少了很多。所以尖沙咀对内地游客来说也开始返璞归真,回归成为一个简单但不会失望的港岛观景平台。

如果说钟楼和星光大道大家已经看不出什么新鲜,那从尖沙咀看到的对岸的港岛景象一定不会让你失望。今年第一次去香港的时候是七月初,正赶上难得的大晴天,原本是去尖沙咀的诚品找一本书,路过的时候想要不趁着天气好去看看,这一看不要紧,虽然顶着烈日,但是眼睛里收货的景象绝对值得。

可能是因为水汽很重的原因,香港的云看起来总是密度很高(懂行的朋友可以科普一下),加上天又很蓝,两个非常纯净的颜色撞在一起,很像油画里画出来的天空一样。与自然美的天空形成应和的就是对面港岛错落有致的高楼大厦。白天的港岛看过去不如夜景看起来繁华,和内地高楼大厦形成的千篇一律的城景也不一样。

楼宇不是密集的方形片区,而是依托于狭长的港岛形成的带状,再加上背后山地的曲线和头顶蔚蓝的天空,就像是在一幅油画里贴上了一个摄影师拍的城市图片,只是不会有任何的违和。

在尖沙咀看港岛

K11 和海港城还是可以逛的,某书上的攻略一定比我强。想额外提醒你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找到弥敦道的入口,然后像我一样拍下一张很港风的街景图。至于到底要逛哪条街,那就自己看心情吧。

弥敦道壁纸请自取

西九龙文化区

尖沙咀在结束了日占时期以后,就开始逐渐发展成为香港的文化中心。但请你别错过另一个文化中心:西九龙文化区。西九龙文化区的建设历程相对坎坷,自1998年首版建设方案初具雏形开始,到 2018 年初步落成,有整整 20 年时间。

如今,这里最明星的地点就是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除了有跟北京故宫合作的定期特展之外,这里还展示了很多香港收藏家所收藏的展品,也是一个中小型包罗万象的博物馆。离开了香港故宫,还有 M+ 视觉文化博物馆这个更现代的在等着你,也千万别错过。

西九龙文化区还有一个隐藏的打卡选项:拍日落。不管是在故宫的高层露天阳台上,还是在海岸边的大草地上,只要不是阴天下雨,就都可以在这里看到日落西山的景象。西九龙可以帮你凑齐山、海和落日三个元素,然后你只要随意构图就可以了。

我曾在刚开关的时候来了一次,坐在草地上和朋友一起看落日,周围有很多本地市民带着孩子和宠物在这里野餐,让我感觉自己好像也融入了香港人的周末生活,少了平日的忙碌,多了一点放松和休闲。然后,就有了下面这张照片。

西九龙的日落

散装文化角落

大学的时候曾经选修过一门叫做「世界华文文学与文化」的课程,老师特别提到香港在现当代中文世界无法忽视的地位。即使香港的文化出版行业不及台湾发达,对于文化宣传和分发来说也是很重要的阵地。所以,文艺青年来香港,应该可以找到很多你喜欢的文字和书籍,普通游客来香港,也别忘记去感受一下香港的文化气息。

铜锣湾诚品书店

诚品书店可能是我们很多人对于港台书店文化的启蒙。可惜,现如今诚品在大陆和台湾的运营都举步维艰,在香港还保留下了铜锣湾和尖沙咀两家大店面,而铜锣湾店基本可以算作我们的认为的旗舰店。坐叮叮车到铜锣湾站的时候,别忘记去希慎广场8-10层看看。

诚品是香港大书店的典型代表之一,所以大部分繁体中文和英文的书目在这里基本都会找到(但很意外的是,何伟的新书「Other Rivers」店员居然告诉我他们没有进货,不知是歧视内地读者有意为之还是真的没有进货)。

我每次到香港,都会到诚品大举进货。一方面是找一找自己最近种草的书籍有没有在售,另一方面是去了解一下当下华文世界里又有了哪些值得关注的新书,一待就是一两个小时起步。对了,提醒喜欢收集漫画的朋友,如果去日本成本较高,去台湾又不现实,那不妨去香港的诚品书店看看。

三联书店

除了诚品以外,还有另一个起源于香港本土的书店:三联书店。如今,三联分为北京、上海和香港三家,独立运营,因此在香港三联还有保有了不同于大陆的出书特色。距离铜锣湾诚品不远,就有一家规模还算可观的三联书店,何伟老师在诚品找不到的新书我就是在这里成功买到了最后一本。

三联的店内布置和陈设的精致程度远比不上诚品,一般我都是把它作为大书店找书的倒数第二站,最后一个保底的选项是中华书局。如果中华书局还没有,那就只能寄希望于旺角的独立书店区有老板有存货了。

界限书店

既然说到了独立书店,就不能不提分散的隐藏在旺角诸多大厦楼层中的香港独立书店。有品质的独立书店在内地几乎全面消亡,在香港的境况也十分艰难,因此能保留下来的独立书店实属不易。很多书店老板坚持把门面放在闹市区,就是为了尽最大的可能方便老读者,同时获得可观的新读者流量。这些独立书店里,最老牌的是是序言书市,运营最好的我认为就是界限书店了。

香港的独立书店,在选书上各家都有自己不同的品味,界限书店老板的选书特点就是很「灵活」。店内的书基本都是按照老板的个人喜好选的,而我探索下来发现,老板的喜好其实很广泛,曾经我以为老板很关注小众的社会议题(从那本香港男性性工作的自述就能看出来),后来居然还出现了一些和动物相关的可爱的书籍。

除此之外,老板还会根据咖啡豆烘焙的深浅程度来给书架命名,给读者选购一个非常另类的参考。不大的店面里,时不常的也会组织一些交流和分享活动,算是给读者一个交流的空间。最令人欣喜的是,今年甚至还成功推出了独立出版的书目(话题敏感原因就不能公开放书名了),看来书店运转总体来说还是良好。在香港经营独立书店实属不易,如若你对这些有点兴趣,希望也能去支持一下,淘一淘自己感兴趣的书,来这里感受一下文化香港。

即使是年初刚出版的独立书店指南,到了年中也已经闭店了三四家了
不能拍活动照,只能拍个门面了

食在香港

说到香港,怎么能不提到吃呢?去某书上搜索香港冰室,大概能搜出上万条笔记来,诸如华嫂冰室之类的经典店面都成了各地游客的打卡点。我在铜锣湾的一家小众首饰店买首饰时,和显然是I人的老板意外的聊了起来,老板乐此不疲的给我在 Google Map 上标他经常去吃的一些店,甚至还不厌其烦的在 YouTube 上给我看的那些探店视频。终于,在老板的帮助下,我整理出了一份相对小众一点儿的香港美食攻略。

顺丰排骨面

去了这么多次香港,从来不知道排骨面居然也是当地非常经典和家常的饮食。在天后站附近的清风街上的顺丰排骨面,基本上是我多次以来解锁到的最惊喜的餐厅。香港的排骨大部分靠炸,用料部位类似于江浙地区的大排,整片下锅炸后切开,然后搭配上一碗清汤面或者菜饭,组成排骨面或者排骨饭。

我没想到的是,清汤面里有比较重的花生酱和芝麻酱,所以口感会非常香醇,但是吃多了可能会觉得腻。店老板也比较佛系,上午 11 点半才会慢慢悠悠开门,老板娘更是抓蟑螂的好手。进店吃饭还会赠送冰豆浆,赠完为止,对我这种绝对的冰饮爱好者来说简直就是天堂。

来一桌排骨和牛腩面

周记茶餐厅

发现这家茶餐厅非常意外。最近一次去香港住在港大附近的万怡酒店,办完入住已经是中午,饿到不行就索性水街旁边的周记茶餐厅排队就餐,没想到不仅吃的不错,还收获了首饰店老板的认可。周记茶餐厅像是冰室、广式早茶和大陆各地菜系餐馆三者的结合体,所以你想吃的任何港式食物在这类基本都能点到。

个人认为,最值得尝试的是奶黄西多士,应该是全港唯一西多士加咸蛋黄的了。比起其他西多士,咸蛋黄填充的明显解腻很多。另外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山竹牛肉球,从来就不知道山竹可以用来做牛肉的辅料,让整个牛肉球吃起来清新爽口了很多。除了这两个之外,其他点的食物也都没有踩雷。不想去各种网红冰室排队的话,就来这儿试试同样很地道的港式茶餐厅吧。

合成糖水

在香港,很难不去糖水铺打卡。今年七月去的时候,我的朋友推荐了她曾经去过的「合成糖水」,并且也和周记茶餐厅一样得到了首饰店老板的推荐,因此我就直接去探店了。这家店在九龙城寨公园附近,一般到宋皇台下来暴走一段路就可以了。老板看起来至少也是两代经营,主力经营的爷爷完全不会说普通话,但是却很愿意通过写字给你认真推荐你想要的糖水类型。

我对于广式糖水没有太多研究,只能说从卖相到口感都和曾经广州朋友推荐给我的当地老糖水铺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至于是不是地道,我想既然首饰店老板都点头了,那就是真的地道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只收现金。

两家咖啡

Halfway

上环作为一个新鲜的文青集散地,自然少不了咖啡馆,我最近一次去就是去打卡网红咖啡馆 Halfway 的。刚到的时候正好雨停,完全不热,我们就选择坐在窗外的位置上。喝之前,我还多少对于网红有点儿忌惮,喝了以后感觉 IG 的广告也没有太失真,整体出品还是对得起门店的人流的,尤其推荐冰短笛,和雨后的潮湿空气是绝配。

坐在店外侧喝咖啡,看着进进出出的店员和客人,我突然意识到,即使是在这个大雨天,这里也依然非常香港:到处飘散着粤语,不少运动装束的外国人来点最经典的美式或者拿铁,一定能看到至少一桌网红小姐姐在和咖啡甜点摆拍,以及像我们这样的游客在这里小红书或者大众点评一下看下一站是要去哪里。再往对面看,各种装饰古朴的小古玩店也都开始营业,已经有人陆续去淘货了。我脑袋里好像有一瞬间的时空错乱,古今中外四个字就这么巧的出现在了同一片视野里。

劝大家不要被网红的名头吓到,上环还是很值得你来打卡走一遭。

Halfway 之光:冰短笛

OMA

上面推荐了要去铜锣湾和维港,那当然也得给你找个坐的地方让你歇歇脚。

OMA 算是很经典的那一种咖啡馆。想要点单,要从咖啡豆的品类开始选起,然后在确定做法。在内地被特调咖啡浇灌的观众们,在这里怕是要失望了。我先后来过两次,发现这件店的果香浅烘豆品质都很不错,不管是做成美式还是奶咖,果香保留的都很好,不会因为冰块或者牛奶的加入而失真。

这里好像同时也卖简餐,每次来都能看到很多人在这里吃 brunch 或者是晚餐,想必你把这里作为你一天香港旅程的开始地也是很不错的。

经典但好喝

香港无聊?or 一定下次再来!

这似乎好像是个很容易,又很难回答的问题。

我有一些朋友,在今年第一次到访香港。作为典型的来自内地的游客,感觉看高楼大厦很无趣,也没有什么购物和探店的欲望,至于港风,似乎也和 20 年前看到的 TVB 剧集里没什么区别,所以得出了香港很无聊的结论。我还有一些朋友,每年来香港两三次,每次都玩不腻,总能发现一些新东西。

香港似乎是一个很吃「玩法」的城市,体验怎么样,完全取决于你来这里的目的。这里适合漫步,街道人文和内地完全不是一种风格;这里适合来感受浓厚的华文文化氛围,毕竟我们在简体中文的世界里缺失了太多;这里也适合你去挖掘,无论什么样的爱好在这里都能探索到根据地。所以香港无聊吗?普通的玩法自然是无聊。但我还是会告诉你:下次一定再来!

程天冲

准备读博士的搬砖人 The best people in life are free 新晋主播,欢迎你养成式跟进我的播客:https://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666e7235b6a8412729104585


文章来源: https://sspai.com/post/92888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