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制方便了谁?
2024-11-19 16:6:0 Author: mp.weixin.qq.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2 收藏

虚拟号码的骚扰电话问题已经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的烦恼。这些电话常常以推销贷款或理财产品为名,频繁打扰我们的生活。即使将某个虚拟号码拉黑,也会有其他虚拟号码继续拨打进来,仿佛无休无止。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诈骗分子能够准确地说出你的姓氏甚至更多个人信息,导致成千上万的人因“虚拟号码”而受骗。

虚拟号码的问题

实名制政策原本是为了追踪犯罪、保护用户安全,但现在诈骗分子通过使用虚拟号码成功绕过了监管,进入了一个“法外之地”。有一次,我的同事因为频繁接到虚拟号码的骚扰电话,向通信公司投诉,却得到了一个让人无奈的回答:“我们查不到相关信息,可能是使用了虚拟号码。”这种解释实在难以让人信服。难道通信公司真的不知道虚拟号码的存在?还是出于某些利益关系选择性忽视?有时候真让人怀疑,通信公司是否在默许这种情况的发生。毕竟,这个市场的利益不小,而普通用户却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普通人的隐私荡然无存

在实名制的大环境下,我们普通老百姓几乎毫无隐私可言。住酒店要实名,办卡要实名,甚至在街边参加个小活动都要留下联系方式。前两年我去过一个售楼部,仅仅登记了一个手机号码,结果接下来几个月里不断收到各种房产中介的推销电话。还有一次,小区里的老人在门口参加了一个免费体检活动,登记了联系方式后,就不断接到推销保健品的电话,那些人对老人的家庭住址和健康状况了如指掌。

每年涉及诈骗的案件数以十万计,涉案金额更是天文数字。在很多案件中,“虚拟号码”都是帮凶。实名制之前,诈骗的成功率并没有这么高,那时候大家彼此不认识,一些电信诈骗只能靠碰运气。但在实名制普及之后,我们的所有信息几乎都被诈骗分子掌握,他们甚至通过大数据分析,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不仅掌握了个人的收入情况,还知道家庭成员的情况。这使得他们在实施诈骗时非常顺利,因为很多人都难以想象,一个如此了解自己的人竟然还会骗自己。比如有些案件是诈骗分子给老人打电话,谎称其儿子发生车祸急需医疗费,最终把老人的钱骗光。

到底在保护谁?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但实名制的“法网”却漏掉了许多真正的“大鱼”。那些所谓的“虚拟号”是从何而来?那些精准的个人信息又是被谁泄露的?我曾在网络上看到一个案例,一位网友被骗后立即报警,但直到现在钱也没有追回来。警方表示这些骗子使用了虚拟号码,很难追踪到。这让人感到无奈和心寒,法律本应保护普通百姓,但现在反而让骗子更加肆无忌惮。遵守规则的人被束缚,不守规则的人却逍遥法外。

我们不能否认实名制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但当它的负面效应开始显现时,我们是不是该反思一下实施方式了?例如加强对“虚拟号码”的监管,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堵住数据泄露的漏洞。希望“实名制”能真正成为它应有的样子,保护每一个普通人的权益。


文章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MzA3OTgxOA==&mid=2657165632&idx=1&sn=5f16e612d37a682602c18f85da430fc9&chksm=f1d4d3a5c6a35ab395f0797f3487386b20e06934d339152a9abe2c73dca45804ba1cf5bc7062&scene=58&subscene=0#rd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